分卷阅读26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的微光尚未完全驱散颍川的薄雾,阳翟城外已是车马备齐。

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汇聚在这支即将西行的队伍上。有敬佩,有好奇,有担忧,亦有几分难以言说的审视,藏在人群之后。

那些曾试图阻挠的声音虽然沉寂,但怀疑的种子并未彻底消失。

荀爽身着素色长袍,精神矍铄,立于车前。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前来相送的寥寥数人,以及远处围观的百姓,微微颔首,并不多言。

“叔祖父,一切准备就绪。”荀攸上前一步,低声禀报。

荀爽嗯了一声,率先登上为首的马车。他动作沉稳,没有丝毫犹豫,仿佛此行并非前往一个声名狼藉之地,而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访学。

荀彧、荀攸紧随其后,其他几位名士也各自登车。

队伍缓缓启动,车轮压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声响,在清晨的静谧中格外清晰。

马蹄声哒哒,一行人就在这复杂难明的注视下,踏上了前往梁国的征途。

车队行在颍川地界,沿途所见,景象日益萧条。

战乱的阴影笼罩着中原大地,十室九空并非虚言。

残破的村庄,荒芜的田野,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流民,偶尔还能看到未来得及掩埋的尸骨。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压抑和绝望。

马车内,气氛有些沉闷。

一位同行文士,忍不住掀开车帘一角,看着窗外凄凉的景象,长叹一声,“苛政猛于虎,战乱更甚之。百姓何辜,竟遭此荼毒。”

荀攸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闻言只是眉头微蹙,并未睁眼。

荀彧则捧着一卷书简,目光却并未落在文字上,他也在观察,在思考。

这些景象,与他们之前听到的关于梁国的描述——无论是刻意抹黑的,还是隐约传来的某些异闻——形成了某种参照。

至少从目前看来,梁国之外的许多地方,其不堪程度,恐怕不遑多让。

“听闻谢府君,以女子之身主政,行事颇有惊世骇俗之处。”另一位名士,姓陳名实,字仲弓,看似随意地开口,“不知其治下,又是何等光景?是如传言般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还是真有几分不同?”

他的语气带着探寻,目光在荀爽脸上不着痕迹地扫过。

陳实正是受了颍川郡内保守派的暗中嘱托,要在此行中细心观察,搜集一切可以证明谢乔德不配位的证据。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和薄册,开始记录着什么,口中还喃喃自语:“沿途所见,民生凋敝,可见汉室倾颓,非一日之寒……”

仿佛只是在做寻常的行记。

荀爽端坐不动,像是没有听到车内的议论,又像是一切尽在掌握。

他只在偶尔停歇时,会下车驻足,目光深沉地望向前方,梁国的方向。

日复一日,行程艰苦。

考察团的成员们,除了身体上的疲惫,心中对于梁国的好奇与疑虑也在不断加深。

终于,在某个尘土飞扬的午后,随从来报:“慈明先生,前方已至梁国境!”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