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桥茂昨日那惊天一跪,彻底点燃了睢阳城百姓和士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人人都想见識一下这圣人的风采,更希望能得到指点迷津的机会。

人群拥挤着,喧哗着,都想往前凑。

“让我先问!我家三代单传,就想问问子嗣!”

“让开让开!我这有经学大义不明,关乎大道!”

“我想问问我何时能一夜腰缠万贯!”

眼看场面就要失控,那扇门“吱呀”一声,又开了道缝。

还是昨日那个总角童子,依旧面无表情,手里却多了一个半人高的竹编背篓。

他走到门前空地,将背篓放下,稚气的声音响起:“圣人有言,天道酬勤,亦看缘法。欲问者,需自备竹简,书写疑问,投入此篓。每日只抽一签作答。”

这话一出,人群顿时安静了不少。

许多原本凑热闹的,或是目不识丁的百姓,脸上露出失望之色,悻悻然退到外围。

能识文断字,还能自备竹简的,毕竟是少数。

不多时,数十枚写着问题的竹简被投入篓中。

童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手伸入背篓,随意搅动几下,然后摸出了一枚竹简。

他展开竹简,朗声念道:“问,《春秋》‘郑伯克段于鄢’,何以不称‘杀’而称‘克’?其微言大义何在?”

人群中立刻响起一阵低呼,一个穿着儒衫的中年文士激动得满脸通红,连连拱手:“是我的问题!是我的!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他几乎要喜极而泣,这个问题亦是困扰他多年,请教过不少名宿,都未能得到令他完全信服的解答。

童子面不改色,收起竹简,转身回了门内。

大门再次紧闭,留下外面一群翘首以盼的人,尤其是那位提问的儒生,更是紧张得手心冒汗,不住地踱步。

门内,竹简被一个手脚麻利的仆役快速传递,穿过几重院落,送到了梁园深处的一间静室。

謝喬接过竹简,快速扫了一眼,心中暗笑:“又是经学,慈明先生业务范围之内。”

她记下问题,转身推开旁边书房的门。

此刻,荀爽正伏在案上,聚精会神地研究着一卷古籍,眉头微蹙。

听到门响,他抬起头,见是謝喬,微笑相迎。

“未知谢府君造访,有何贵干?”

“喬有一问,欲请教慈明先生。”谢乔周全施礼。

注意到他宽大的袍袖下,隐约露出桌案一角,似乎有什么东西用布盖着,还冒着丝丝热气,空气中仿佛飘着一股炸土豆的香味。

谢乔忍住笑意,将问题复述了一遍。

荀爽听完,略一思忖,便口述了答案,言简意赅,直指核心。

谢乔飞快记下,不敢多留,怕打扰了慈明先生享用他的至味。

她转身就走,留下荀爽如释重负般,迅速掀开了桌案上的布。

外面,时间同样在流逝。

约莫又过了半炷香,就在那提问儒生快要望眼欲穿时,木门开启,童子再次走出,将写好答案的竹简递还。

那儒生颤抖着双手接过,展开细看。

初时眉头紧锁,渐渐地,他眼睛越睁越大,脸上露出恍然大悟之色,最后化为狂喜。

他猛地一拍大腿:“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克’字之妙,一言道破!郑庄公之心,昭然若揭!”

他激动得不能自已,也学着刘茂的样子,整理衣冠,对着大门深深一揖,高声道:“学生王良,谢圣人解惑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