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经。

儒家学说,自先师孔子以降,历经数百载,至东汉末,各家注解,派系林立,其内容之繁复,非一日之功能够穷尽。

谢均即便天资再如何聪颖,其知识储备量,断然不可能与年近花甲、浸淫经学一生的郑玄相提并论。

这一点,毋庸置疑。

谢乔对此早有考量,坦然道:“慈明先生明鉴。”

“強记博聞,非七日可成。故而,此次辩经,重点不在‘经’,而在‘辩’。”

“谢均年轻,头脑尚算灵活,思辨之能,或许尚可一搏。”

荀爽目光微动,显然明白了谢乔的意图。

扬长避短。

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这确实是眼下唯一的破局之法。

谢乔继续说道:“此次辩经的主题,是关于《春秋》笔法。”

孔子《春秋》,经文言简而义深,若无注释,则常人难以通解。故而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传世,以阐发经义。

“今日,郑玄所提之问,便是关于《春秋》义理。”

听到这里,荀爽眉头微微一挑。

他想起了今日谢乔呈上的那个问题,以及自己给出的解答。

谢乔声音不疾不徐,清晰地传入荀爽耳中:“实不相瞒,慈明先生。今日那一问,正是郑康成所提。”

“他质疑先生。言先生解答,是以《左传》之例,以证《公羊》之义,此举,已违背了《公羊》一贯秉持之微言大义的原则。”

话音刚落。

荀爽脸色骤变!

“他懂个屁!”

老者猛地一拍几案,花白的胡须都跟着抖了起来。

“竖子黄口!老夫治《公羊》之时,他郑康成尚不知在何处玩泥巴!”

“《公羊》之精髓在于阐发《春秋》之大义,岂是死守门户之见,胶柱鼓瑟之辈所能领会!”

“他竟敢质疑老夫?!”

荀爽气得吹胡子瞪眼,显然是被郑玄这番评价给彻底激怒了。

“他现在何处?!老朽……”

老头作势便要起身,看样子是打算亲自去寻郑玄理论一番,让他知道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谢乔不慌不忙,适时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劝慰与引导。

“慈明先生何须亲自出马?以先生之学问,若亲自下场辩赢了他,世人亦只会觉得理所当然,不足为奇。”

“可若是先生能于七日之内,悉心传授一弟子,令此弟子当众辩胜郑玄……”

谢乔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

“那岂不更能彰显先生点石成金之能?更能让那郑康成颜面扫地,无地自容?也让天下人看看,何为真正的经学宗师,一言可为天下法!”

荀爽霍然止步。

他捋着胡须,眼中怒火渐息,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深思。

片刻之后,他紧绷的面容缓缓舒展开来,嘴角甚至向上扬起一个微小的弧度。

“唔,府君此言,言之有理!”

“甚是有理!”

老者抚掌,眼中闪过一丝快意。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