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随后,百官依次上前,走向那只黑色的公决箱。

整个过程安静而肃穆,只有竹签落入箱中发出的微声。

当最后一名官吏投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只黑色的箱子上。

两名内侍合力抬起箱子,打开底部的锁扣,哗啦一声,一堆长长短短的竹签倾倒在铺着黄布的案几上。

点算立刻开始。四名内侍分成两组,一组清点长签,一组清点短签。

“长签,凡八十五根!”一名内侍高声宣布。

“短签,凡五十八根!”另一名内侍紧接着喊道。

殿内传来一阵低低的骚动。按照谢均的规定,短竹签总数除以二为反对。这意味着,支持的票数为八十五票,反对票为二十九票。

结果一目了然,议案通过。

随后的日子里,这项称为“大政众议”的制度在一些次要的政务上试行,百官从最初的惊奇、不适,逐渐习惯了这种新的议事方式。

他们渐渐发现,那只漆黑的木箱,竟真如太师谢均所言,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壁垒。无人知晓谁投了长签,谁又折了短签。

曾经那些因政见不同而引发的攻讦、报复,似乎失去了最直接的目标。于是,胆子大些的官员开始在议事时,不再只是唯唯诺诺地附和,而是引经据典,陈述利弊。

朝堂上互相攻讦拉帮结派的现象少了,而专注于政务本身,务实讨论的氛围却浓厚了。

就在这股新生的秩序悄然生长之时,一股狂风,正从千里之遥的西北呼啸而来。

这一日,一份来自西北的八百里加急军报被呈上朝堂。

一名负责边疆事务的官吏手持奏章,声音带着万分惊慌:“镇西将军韩遂急奏!谢乔起兵,呈席卷之势,攻无不克,已夺取凉州数郡,纠集叛军十万之众,进逼金城!”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

百官交头接耳,惊骇之情溢于言表。

谢乔,这个名字已经沉寂了一段时间,如今再度出现,却是以如此惊心动魄的方式!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谢均。

谢均面沉如水,接过奏章,一目十行地看完,然后将奏章递给身旁的内侍,传示群臣。

“谢乔果然贼心不死,当初便该斩草除根!太师,如今妖女作乱,祸乱西北,动摇国本,断不可再姑息!臣请陛下下旨,命韩遂、马腾合兵一处,速速诛杀此贼,以儆效尤!”王允按捺不住,猛地从队列中跨出,满面涨红,厉声喝道。

“王司徒所言极是!”一名武将立刻出列附和,声如洪钟,“奸贼人人得而诛之,末将请战,愿提一支精兵,直扑金城,必将此贼首级悬于国门!”

“臣亦请战!请天子太师下令!”

“末将愿为先锋!”

一时间,朝臣个个义愤填膺,武将更是热血上头,主动请缨。

“诸位稍安。”就在这鼎沸之时,谢均终于开口。

“西凉之地,韩遂、马腾非善类,皆有不臣之心,此二人拥兵自重,诸位可还记得,数年前,他们曾联手入寇三辅,劫掠关中,兵锋直指长安旧都?虽因各自利益,暂时蛰伏,但始终是凉州乃至大汉的祸患。他们相互勾结时,狼狈为奸。相互猜忌时,又各自为政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