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他远道而来、横渡大海的勇敢慈悲,恰好契合了这一脉‘苦海无涯,以身相渡’的理念……”
“后来几次大火,苦渡寺主体被烧毁,后人重建的时候改成【千佛寺】,寺中再没有起过大火了。”
解说向游客讲述【千佛寺】的来龙去脉,等她说完,宋铁豹小声道:“苦渡寺一听就很苦啊,千佛寺听起来就很有钱,香火供奉很多那种。”
姜予安微微颔首,苦渡寺一脉很像是佛门中的苦修士,他们认为世界上的痛苦总量是恒定的,只要他们多受点苦,其他生灵就会少些苦难。
时代已经变了,佛寺已经成了热门打卡景点,真正的苦修士应该非常少,不知道千佛寺还有没有。
虽然宋铁豹说千佛寺很像是那种有钱的寺庙,但这里的和尚身上都有一种质朴平和的气息,穿着普通的僧袍布鞋,待人温和有礼,是真正的出家人,没有染上浮华红尘气。
“这是寺中活佛的画像,都是以前圆寂的禅师,金身留存在佛塔里,永远镇守佛寺……”解说继续介绍道。
“有种藏传佛教的感觉。”有游客低声道。
在藏地,有些佛寺会将禅师神化,奉以法号,再将他们的画像与其他神佛并列,制成壁画,共同尊奉。这种“以人为佛”的文化,在中原不多见。
苦渡寺这种现象尤其严重,几乎每一代都有佛法高深的禅师留下法号,以“罗汉”之名,被绘制在壁画上。
漫长的回廊,四面都是罗汉法身,而且这些“罗汉”,就是寺中圆寂的老僧,全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人,莫名令人心中悚然。
那些老僧姿态各异,神色不一,眼睛微微下垂,似乎注视着下方行走的游客。哪怕是不信鬼神的人,在千佛寺这种肃穆虔诚的氛围下,下意识也敬畏起来。
“罗汉法身和【千面佛】上的佛像一样。”
姜予安看过之后,向宋铁豹说出他的发现。那些圆寂的老僧被画成壁画,然后被雕刻成了【千面佛】的一部分,成为“千分之一”。
“我小时候还觉得他们都有点自恋,圆寂之后不但要变成壁画挂墙上,还要变成雕像……现在感觉是不太对,难怪【千面佛】的雕像越来越大了……”
宋铁豹忽然觉得很怪,照这样下去,寺中只要有高僧过世,【千面佛】就会多出一尊“佛”,以后千佛寺的【千面佛】雕像越来越大,是不是要改成“万佛寺”呢?
“完整的【千面佛】雕像非常震撼,不过目前还在修缮,大家只能远距离观看。如果觉得遗憾,可以下次再来。”
游客们看到的,同样是被蒙住了一部分的雕像,不过他们也没有意见,老老实实烧香参拜,再去看下一个景点。
“咱们去藏经阁,他们进不去。”宋铁豹悄悄带姜予安去千佛寺中最神秘的地方,武侠小说必备打卡点,藏经阁。
“豹儿,回来了。”守阁的老和尚躺在摇椅上,手边还有一大筐桔子,他看见姜予安也没拦,反而露出一个和蔼的笑:“要炼什么出来与我说说,别自己练岔了。”
姜予安点头,跟着宋铁豹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本蓝色封皮的书,封面印着《降龙十八掌》,旁边是《九阳神功》,《金钢经》等等。
姜予安随手拿起一本翻开,内页写着“五年级(2)班宋铁豹”,后面是课堂笔记,标准的小学生字体,有时还能看出打瞌睡的痕迹。
“咳,藏经阁没有书不是太空了嘛,打小我就喜欢买那些看起来像秘籍的笔记本用,没想到师叔们还留着呢……”宋铁豹翻着自己小时候的笔记,有点不太好意思,不过眼睛里都是笑意。
姜予安略过那些“秘籍”,翻阅真正的佛门功法。留在藏经阁的都是以前留下的内功、外功法门,不但耗时久,也练不出成果,类似《金钟罩》、《铁布衫》、《大力金刚指》,堪称鸡肋。
外面的老和尚就炼的这种,虽然年迈,一身气血旺盛至极,撂倒十个大汉不是问题。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