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才渐渐恢复言语能力。

“别害怕,你是哪家的孩子,还有父母亲人在吗?”一个白胡子老道士问。

姜予安摇头,哪怕他点头,大概也找不出来。

“那就留在长生观吧。”

“虽然只能跟着老道吃素,至少不会饿死。”

“你还有三个师兄,那是你大师兄长福,二师兄长寿,小师兄长生……”

老道士一一介绍,大师兄是个身材高挑的方脸道士,二师兄是个圆脸,不太高,小师兄长生十岁左右,一脸病容。

“你姓什么,可会写字?”老道士问,“要是没有名字,老道就给你取个道号。”

“小师弟可以叫长富,寓意很好。”大师兄说。

“师父,让小师弟叫长高吧。”二师兄说。

“我看叫长短也不错,不如让小师弟自己抓阄选一个。”三师兄说。

姜予安用手指在地上画出两个字,扶光。

要是不写,兴许就要叫长富、长高、长短了。

“这个好,和你很相称。”老道士笑道。

“你这孩子有些沉闷,用道号中和一下正好。”

定下道号之后,老道士就将他收进门墙,像教导其他三个弟子一样教导他。

姜予安学得很快,追上了师兄们的进度,大师兄和二师兄一个喜欢劈柴去卖、攒私房钱,一个喜欢在山上养鸡种菜,看别人养猪总有些渴望。

只有祝长生在认真随师父修道,老道也对他尤为重视,指望他传承衣钵,成为长生观下一任观主。

等大师兄和二师兄年岁渐长,老道就让他们下山去了,说他们可以当俗家弟子,成家立业。

两人本就静不下心,对山下的生活向往不已,只是对将他们捡回来养大的师父愧疚不已,有负师恩。

好在山上还有师弟给师父养老,他们时常送些米面、青菜上去,等家中有了孩子,就送得少了。

祝长生接手了二师兄的菜园,偶尔也像大师兄一样劈柴,但他身体不好,哪怕找到了枯树枝,也只能慢慢拖回道观。

姜予安始终不能说话,但这不影响什么,师父待他和祝长生一样好,非常关爱。

世道越来越乱,老道又看到婴儿被丢进山,摸了摸襁褓里的小脸,已经凉透了,他叹了口气,念了往生经,挖坑将孩子埋了。

土包又传来婴儿哭声,祝长生把婴儿挖出来,慢慢揉搓胸口,病猫一样的小孩渐渐有了生息。

长生观没有什么厉害传承,只有养生功夫,还有一个养在水中的小太岁肉,他们毎日饮用泡过太岁的水,听说这样可以强身健体。

老道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人,学了一手不错的医术,经常给附近的百姓义诊,观中稀疏的香火也是源自于此。

每次有人来求符水,老道就从太岁缸中舀一碗舍出去,虽然不知道太岁是否有神效,但这些年他和弟子们都没有喝出问题,哪怕是白水,也比落了层符灰的水要好。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