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民族空前觉醒的时代,无数战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史诗,而在暗面,又有多少民族败类变节投降、卖国求荣,认贼作父、助纣为虐,这是耻辱。
“日寇入侵犹如搅了一下停滞多年的池塘,各种古的沉滓,新的沉滓,就都翻着筋斗漂上来,在水面上转一个身,来趁势显示自己的存在了,可沉渣终究是沉渣,终究还要沉下去。”
赵乐讶异的看谢宁一眼,眼睛红红的问道,“你也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啊?”
见谢宁瞪了她一眼,就又笑嘻嘻的道,“我们去看歌剧吧,然后去下馆子,如此大快人心的事,可得好好庆祝庆祝。”
不止是她,大家伙都恨不得放鞭炮庆祝呢,但是材料紧缺,那鞭炮的材料得拿去造炮弹。
接着又说起了法币贬值的事,“我有的同事攒了好多法币呢,现在连个鸡蛋都买不了,幸好现在我随你,有钱就花,倒是没有多心疼的。”
谢宁对此有点小骄傲,他们院里的,都不攒钱,她自己就说了,现在战乱,纸币不保值,最好不要攒着,特别是法币,不过边区币倒是可以攒一点,因为上面有特意控制,价值比较稳定一点。
攒黄金是不想了,但攒纸币不如攒吃的穿的,保障自己的生活。
只不过即使法币贬值,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大,因为他们都是有供给的,按时按量发放,吃穿住行都有涉及。
不过,“经济崩盘,人心不聚,法币的贬值直接会引发国人对纸币的信任危机,而且国党内部势力复杂,发不起钱,就没人愿意卖命......”
当一个政府的钱不被人认可,那哪来的钱为军队提供军饷和军火?
别看说的好听,真要饿死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保命,而且,饥饿的士兵,怎么拿起枪?
事情果然如此,士兵在前面打仗,但是却等不到补给,因为军粮根本没等运到前线就被卖了,在战乱时期大发国难财的人大有人在,但还是看的让人揪心。
本来国工之间就关系紧张,那明里暗里的都不知道打了多少仗了,国党内部也不清明,那各个势力,每个都想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种种争端之下,直接导致的就是正面战场的失利。
士兵没军饷没粮吃,为了活命,只能逃。
第162章 旧时明月162
年初,谢宁跟着众人在那儿听蒋的元旦演讲,说召开“国民大会”“颁布宪法”“以归政于全国的国民”等等。
广播里的声音还在继续,便有人开始嗤道,
“虚伪......”
“政治骗局罢了。”
去年国党在正面战场大溃败,直接暴露了国党一党专政的腐败,于是,改组国民政府,成为人民越来越强烈的普遍要求,蒋这才在广播里进行展望。
对于蒋的套路,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大家纷纷讨论,准备把蒋的这些套路一一打破,然后便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个主张中工代表团在去年的时候在参政会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但是对方一直置之不理。
最后决定派人去重庆进行谈判,虽然心底都清楚这次谈判可能毫无结果,但重要的是意义,他们的目的主要是孤立顽固派。
然后就是准备召开七大,谢宁默默写着自己需要作的报告,大家也都在紧张有序的准备着,包括文联和鲁艺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