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看着地上那一捆捆粗细不一,材质不同的电线,谢宁抽了抽嘴角,这要怎么接啊?没办法,就只能试着一根根的去并,粗的并细股,细的合并成粗股。

谢宁难言的对上把电线送来的战士们的视线,将手套取下,然后把人拉到一边,“你们去近郊那儿,把他们的铁丝网剪回来。”他们,指的自然是国军。

战士们眼睛一亮,狠狠点头。

整个工程她们都是能自己生产的尽量自己生产,没有的材料同志们便冒着生命危险去国统区找,不能自己制作的零件设备就派技术员亲自带着图纸去正太那边的机器厂制作。

等到工程彻底落定的时候,已经是来年开春了。

到处都是敲锣打鼓的声音,村子里的村民腰间都系着一条红腰带,扭着秧歌从村里赶到水电站,喜气洋洋的气氛看的二妞眼睛亮晶晶的,很想参与其中。

朱总站在水电站门口剪彩,红带落下,水轮机的闸门开启。

顿时,水流湍急,发电机组有节奏地旋转起来,机房的电灯亮了,用彩色灯泡组成的“支援前线”四个大字闪闪发光,村庄里的电灯亮了,兵工厂的机器响起来了,西柏坡的电灯亮了…...

新中国黎明的第一盏明灯自此点亮!

第170章 旧时明月170

随着解放战争胜利的推进,保育院的队伍也到达了西柏坡附近,谢宁特意给小郭放假,让他去把春草接回来。

春草长高了,只是好不容易养起来的肉又掉了,可见路上也不轻松,她不说话,只抱着谢宁的腰闷闷的哭,二妞指了指厨房,示意她先去做点吃的,然后拉着小郭就离开了。

其实对于春草来说,哪怕战火纷飞,这次的迁移也比她逃荒的时候情况要好很多,起码,有人保护她们,有吃的,有喝的,阿姨和叔叔们都很关心她们。

可正是因为如此,心底冰冻的湖慢慢化开,她才更难以接受死亡。

“我们走的很快很快,如果走慢一点,就会被炸弹炸到......当终于停下来的时候,季妈妈的孩子已经被闷死在箩筐里了,小孩子不能哭,驴也被绑起了嘴巴.....天气好冷,蔡妈妈的孩子生病了,可是没有药,我们只能看着她一点一点的失去呼吸.....

她们被埋在了茫茫戈壁和滔滔黄河之间永远不会回来了.....我讨厌战争。”

“那就变得强大,强大到别人轻易不敢挑起战争,人是,国亦是。”谢宁轻轻拭去春草眼角的泪水。

痛苦都是短暂的,因为忙碌让人没有办法继续沉浸于痛苦之中。

年初的时候华北各解放区军工会议召开,提出要大力发展兵工生产,为战略进攻提供军火保障,谢宁也更忙碌了起来。

时间在忙碌中过的飞快,一转眼,又是一年。

谢宁看着仅剩的两粒药丸子叹气,心里想着要不要自己做一些,但是她的手艺着实不行,从来没有自己做过药丸子,等下剂量和手法不对,做成毒丸子,那自己就嘎的更快了。

“叩叩——”

“长宁姐,赵院长来了,还有......”那人她不认识啊,有一点点印象,但是太久了,她想不起来了,反正就是,“还有一位师长。”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