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祁元祚离开的第十天,机甲建议,全面进攻,怀疑齐太子早已出关。

祁元祚离开的第十一天,匈奴大军压境,大齐边疆全线御敌,奈何十战九败士气不佳,老元帅拖着残腿披甲上阵。

祁元祚离开的第十二天,元帅中箭,镇山关险些失守。

这是祁元祚离开的第十三天。

城中士兵个个带伤,气氛低迷而哀婉。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主帐,昨夜军医忙了一晚,血水不间断的更换,老元帅可能不好了。

三四五六四位皇子东西南北歪七八扭的站着。

三皇子提议放弃镇山关,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放在平时,这是可以一试的好计策。

可惜他提议的太晚,城中士兵的状态,若执行这个计策,很可能导致镇山关失守,老元帅宁愿自己上场,也不愿放弃镇山关。

对他来说,守住镇山关就是他对君王得交代。

六皇子两次让宝珠公主为饵,说不掺一点私心,狗都不信。

若真正的老四在这里,会是和大皇子一样的猛将,可惜几人对席长松都看不上眼,席长松的本事是保护一个人,而非保护一群人。

老五在这群兄弟里资质中庸,只有一城之能,现在用不上他。

这是和亲的最后一天,远方杳无音信,镇山关元帅昏迷,群龙无首,大皇子沉默半响

“集结兵马,本王亲自带兵,支起公主仪仗,今日,就算用尸体铺也得把仪仗铺进黑河!”

第281章 赢!赢!赢!

大齐边疆八郡加上镇山关,一共52万士兵,战马只有十万,全套盔甲二十万数,也就是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穿上盔甲或是从上到下穿戴完整的盔甲。

太祖时期,用马儿拉车连三匹同样颜色的马儿都找不到,于是太祖才做下与匈奴和平相处的决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原养出的马比不上草原的马,无法支撑长时间的负重奔袭,无论是耐力、体力、速度、灵活都和匈奴的马相差一大截。

这也是河西走廊不能种植粮食,仍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原因。

这是天然的良马养殖基地,匈奴每年在这里畜牧,用繁衍的牛羊马匹与大齐做交易。

齐帝继位以来,设立专职养马所,十年过去,积累了十万战马,全压在战场上了。

匈奴呢?

他们的马匹达到三十万匹,但盔甲不全,仅仅是大齐的一半。

在以冶铁为兵的时代,有一套盔甲相当于多了一层不死buff,若穿齐盔甲再骑上大马,凭借着高度优势能轻而易举将未骑马未着甲的士兵杀死。

这便是精锐了。

若两万全甲骑兵对战十万步兵,正面拼杀,胜率能占七成。

可想而知全甲和战马有多重要。

战马又分上中下三等,祁元祚的两万精锐带走了镇山关最优质的战马,最好的盔甲。

镇山关内几乎无着全甲之兵,十三天十三次突围,是为了做出太子拼尽全力剑指黑河的战术。

难道老元帅不知道这样攻击损失惨重吗?

难道大皇子不知道如此作为会动摇军心吗?

可是只有齐人的性命,才能不让狼厉生疑,给祁元祚时间绕道后方。

若狼厉及时察觉他们的意图,分兵回援,祁元祚很可能会被包饺子。

哪怕镇山关损失惨重,镇山关的帅将也不允许太子因为他们能力不足腹背受敌,有性命之忧!

这场战役,齐国人谁都可以死,只有太子不能!

否则,是国殇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