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革委会家属安置办那边推荐过来的人。”
听说是家属安置办,大家更疑惑了。
这个部门他们都知道,是靳市政府和军区商议后成立的,专门服务于军人家属,为她们安置工作。但军人来自全国各地,军人家属也是一样的,大多在靳市没有根基……想到这里,又有人问:“她是哪里人?”
“石城来的。”
知道林青青的确是外地来的,采购部何同志问:“那高主任为什么这么重视她?”
大家都沉默下来,他们怎么会知道原因嘛!
……
大办公室议论林青青的时候,她和高主任也谈好了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网?址?发?布?Y?e?ǐ??????????n????〇????????????o?m
接下来九天,高主任会安排她在门市部九个卖不同产品的柜台试工,然后由她自己选定柜台。接下来三个月内,她要是能将柜台营业额做到现在的三倍,高主任就剩她做门市部经理。
做到现在营业额的三倍,听上去好像不高,因为青山供销社的生意并不好,每月营业额连家属院里的供销社都比不上。
但要知道家属院供销社的客户群体是几百户军人家庭,而家属能够随军,军人级别基本是副营级以上,一个月工资加津贴有一百多。而且军嫂随军能安排工作,所以军人家庭多是双职工,夫妻俩一个月收入少说一百四五。
而青山供销社的客户群体则是几百户家住郊区的普通百姓,其中大多拖家带口,一户五六七八甚至九十个人,职工能过半家庭就很好过了。而这时候工厂二级工工资也才每月三十六到四十块,工厂双职工家庭收入也就在六十到八十之间,更别提好些家庭都是单职工。
这样一算,青山供销社的客户群体消费水平就要比家属院供销社低一大截,更别提军营里还有上万士兵,都是家属院供销社的隐形客户群体。
当然,随军家属也有去青山供销社买东西的,但这是少数,因为两家供销社卖的产品差不多,要是有在家属院供销社买不到的东西,大家更愿意去市里百货大楼。
所以青山供销社的困境是,客户群体小,消费水平低,且产品单一没有竞争力。
但要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不是,林青青穿来后也去过不少供销社、饭店
、招待所等国营单位,就像她穿越前知道的一样,这时候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比客户还横,懒得搭理人算是好的,还有言语恶劣,甚至凶人的。
在这点上,青山供销社门市部的售货员也不例外。
谁买东西愿意受气呢?只是大环境如此,所以不得不忍受而已。这时候有一个人服务态度格外好,林青青觉得这会成为一个突破点。
但这还不够,能决定营业额能否翻倍的只有竞争力,而产品单一的问题目前肯定是解决不了的,所以提高竞争力得从别的地方下功夫。
至于从哪方便下功夫,就需要深入了解过每个柜台的情况后才能下结论了。
……
确定工作安排后,高主任带着林青青下楼,她选定的第一个柜台主卖日杂用品,守柜台的正是林青青之前来面试,带她上楼的售货员,名叫周晓芳。
听高主任说让自己带新人,周晓芳心生警惕。
虽然她对顾客爱搭不理,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