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去国营饭店吃也行。”
“这样行吗?要是他们提前过来了怎么办?要不我一个人去,你在家等他们过来?”
谢巍思索着说,“明天出门前我跟说一声,让他帮着招呼人就行了。”
听他这么说,林青青也不反对了,吃饭的事就这么定下来。
……
商量完事情后,林青青坐在书桌前继续写信。
书桌是搬进来就有的,之前断了条腿,后来谢巍用钉子把书桌的腿又钉上了,又用木板固定好。之前书桌本来放在次卧,但林青青想着要用,就把它搬到了主卧,放在床和后窗墙壁中间。
书桌用了应该有几年了,表面凹凸不平,被林青青用厚纸壳盖住,用钉子钉好,看着也很整洁。书桌上放了几本书、一面镜子,还有就是林青青用的雪花膏。
虽然原身因为年轻,皮肤底子好,但林青青没把护肤不当回事,条件好了之后还是买了雪花膏。
信是写给李娟的,她先问了李娟的意思,又说了吴海源的情况,说她要是愿意,就给两人交换联系方式。写到这里林青青顿住,问洗完澡回来的谢巍:“吴海源有相片吗?”
“应该有。”入伍都是要照相的。
林青青本来想寄一张吴海源的照片给李娟,但想想八字还没一撇,现在交换相片也太早了,便继续写信说李娟要是愿意,就寄一张照片来,下次她回信再给李娟寄吴海源的照片。
给李娟的信林青青之前就回了部分,这会收尾就好了。
写完信,林青青将信纸折好装进信封里,然后贴上邮票,等着明天投递出去。
……
第二天林青青和谢巍先去邮局投信,然后再搭车去市中心。
七十年代国家发展还是第二产业为主,靳市就是时代潮流中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城市,这里到处工厂林立。而一到周末,市中心人头攒动,看起来十分繁华。
公交车停在百货大楼门口,林青青抬头看去。
百货大楼位于街角,建筑偏欧陆风格,圆弧大门,高高的尖塔式的阁楼,在不起眼的地方,写着建于民国多少年的字样。
百货大楼共有四层,一层都是落地窗,从窗外能看到里面林立的柜台。上面几层窗户是圆弧状的,有些是彩色玻璃,有些是磨砂的,可能更换过。
林青青扭头去看这条街,都是类似的建筑,只是街道不长,一眼就能望到头。而在这条街上,各种招牌延伸,有国营饭店、银行、以及电影院。
看林青青往后看,谢巍问:“怎么了?”
她前世生活的城市也有这样的长街,建于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了保持特色,在后来维护过程中没有做太多改动。而她穿越后见到的建筑虽然没什么特色,却带着年代的陈旧感,有些灰扑扑的,让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穿越了。
因此,当她置身这条街道,难免有种时空错乱感。
但林青青没有说出来,只是摇头说:“没什么。”抬脚走进百货大楼。
林青青这趟过来,不只是为了买自行车,她还想了解一下靳市百货大楼的情况。所以进去后两人没有急着上楼,而是一个柜台一个柜台地逛着。
百货大楼的售货员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只是神情懒散,不怎么爱搭理人这一点和街道供销社如出一辙,但百货大楼的柜台比街道社区供销社更规整,供应的产品也更齐全。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