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鸿:“欸,我昨天看到秀娟阿姨在胡同口卖炒瓜子,让妈也去摆个摊呗。”
罗雁:“摆也就一个月,还不如找个长久的营生。”
一说这个,罗鸿不自觉摆弄桌子上的东西:“你说,怎么就没有父母顶替子女工作的?”
罗雁:“我估计全市就你一个人琢磨这件事。”
又瞪大眼睛看他:“你想干嘛?”
现在车行的生意还得靠罗鸿在厂里走关系,他短期之内肯定还得待着,但时间一长的事谁说得清楚。
他道:“不干嘛,你放一百二十个心。”
罗雁狐疑看他一眼:“反正你自己看着办。”
她愿意把钱借给哥哥做生意是出于兄妹之情,压根没想过他真能挣多少钱,哪怕看到钞票也只当是个添头,骨子里还是觉得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最好。
稳定,踏实。
人活一辈子,能实现这四个字已经远胜许多。
可这完全是罗雁的个人之见。她知道和哥哥完全无法达成一致,也明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身上是不可能的。
事不可为,何必庸人自扰。
将来天塌下来,也是大家一起顶着。
罗雁自觉前途一片大好,还挺乐观地想:等我毕业,怎么都兜得起。
罗鸿不知道妹妹想得这么远,自顾自剥着花生,很快就一桌子全是壳。
罗雁觉得他嘎嘣嘎嘣的像是老鼠,抬起头:“红玉妈妈刚刚送了柿饼,你吃点那个。”
罗鸿继续嘎嘣嘎嘣:“总算到了,建军天天盼着。”
母女分离,夫妻何尝不是。
罗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可以一家团聚。”
罗鸿:“难,不过要是肯花大钱的话也不是没机会。建军攒着呢,但他自己现在都没转正,还得花上几年。”
又感慨:“他小时候怂了吧唧的,这事做得算爷们。”
说实话,离婚回城的人太多,能做到像李建军这样有情有意的可没几个,手脚快一些的再娶都揣上老二了。
但事情都有两面,李建军牺牲的是姐姐的利益。
罗雁推己及人,觉得如果是哥哥结婚之后也这么做,那么自己一定特别伤心。
她光想想就叹气,把书往后再翻一页:“咦,有个纸。”
说着话用手先把纸条挡住,唯恐冒犯别人的隐私。
这句话唤起罗鸿的记忆,他腾出嘴:“对,三方说有道题让你看看,我差点忘了。”
有问题,就证明书看进去了。
罗雁很是欣慰,但还是先放一边:“我晚点再看。”
罗鸿:“嗯,写好放餐桌上,明天我上班拿过去。”
又嘀咕:“我怎么感觉自己像信差。”
这么一说是挺像的,罗雁:“反正你天天路过,顺路的事。”
话是这么说,罗鸿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他摸摸下巴没吭声,拍拍手上沾着的花生壳细屑,拿起一块柿饼,不过琢磨半天仍旧没头绪。
他彻底不说话了,罗雁总算可以安静看书。
一直到半夜,她才看到大结局,有空把周维方给的题目写好。
第40章
罗鸿一语成谶, 接下来的几天他充当的就是信使的工作。
早上出门的时候拿走妹妹给的答案,晚上回来再带着一个新的问题。
虽然以前他向来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妹妹和发小们的连接点,但头一次身体力行实现这三个字, 总有种说不出来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