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努力中~

第171章

压完马路, 周维方就第一时间得到了婚期要定在明年春暖开花的“建议”。

他本来的计划是国庆前装修好,通风晾晾正好过年结婚就搬进来。

但计划现在是赶不上变化,未来丈母娘的建议当然要听。

周维方道:“到时候婆婆来我安排车去接。”

有这份心就好, 刘银凤:“有需要肯定不跟你客气,以后都是一家人了。”

这三个字也算是给周维方定定心,不过没结婚没领证他总归是不安心的, 委婉提出:“那我先带雁雁去买戒指?”

意思就是想来下定,先把名分搂住了。

去年开始就可以买首饰,有些老规矩又讲究起来, 现在稍微过得去的人家,下定的时候男方都会拿一个金戒指。

刘银凤也打算在女儿的嫁妆里添两个, 说:“行, 选个好日子来吧。”

周维方悄悄松口气,看长辈调侃的目光有些不好意思, 骑着摩托走了。

刘银凤觉得好笑, 等两个孩子都去澡堂,跟丈夫提起:“三方都急在脸上了。”

罗新民虽然也舍不得女儿,但更能理解,说:“他一个人在外边住着,每天推开门冷锅冷灶的, 有对象可不得紧着。”

这种日子,他曾经过了很多年。

刘银凤想想也是, 说:“这马上七月份,肯定没有好日子,要不让他中秋来。”

还有两个月,她也可以做点准备。

这些规矩上的东西罗新民也弄不太清楚,说:“都听你的。”

又道:“本来寻思今年给你补一条金项链, 现在看也是不太富裕了。”

两口子结婚的时候哪有条件,刘银凤有一个银戒指已经是顶天了。

为此去年的政策一出来,罗新民就去买了个金戒指。

刘银凤藏在哪都不安心,说:“也不敢戴出门,有这钱不如放银行,还有利息。”

这治安一天差过一天,什么样的案子都有。

罗新民往好处说:“中央迟早收拾这帮人。”

还真被他说中,第二天的报纸头条就是“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一家四口正在吃早饭,罗新民给全家念这条新闻。

罗雁听着这个措辞,说:“看来是要狠狠抓治安了。”

抓一抓也好,自打改革开放整个京市的乱子不知有多少。

远的不说,罗鸿:“咱胡同有几个就该抓进去好好治治。”

罗雁也附和哥哥的话,喝掉最后一口粥,把水壶装满揣包里,说:“我走啦。”

她这外勤出得够积极的,罗鸿叮嘱:“你别靠大马路太近,这阵子有几个小年轻摩托骑得那叫一个疯。”

罗雁:“那都是晚上才出来,白天他们想疯也得有路走。”

这倒是,街上挤得简直不像样。

罗雁盯了一天,觉得交通灯对道路情况肯定是有改善的,但未必没有更好的方案适合眼下的情况,心里悄悄有个主意。

可她从来都是投票的时候随大流,布置什么任务就做好什么,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只当是个日常,在吃午饭的时候跟周维方分享。

周维方听完说:“过街天桥,你脑袋怎么这么聪明能想出这玩意。”

罗雁:“我哪有这本事,全国第一座在广州,人家80年就建好了,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过。”

那周维方也夸她:“记忆力真好。”

这人,好话真是有一箩筐。

罗雁:“你是蜂蜜当水喝是吗?”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