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五嫂喃喃道:“谁都能付得起来看病的诊金吗?”
黄四娘也看了过来。
路晓琪这次却摇了摇头:“并不是全部,要看什么病。如果是那种大病和少见病,那可能很多家庭也要搭上大半积蓄才能看得起。但如果只是普通的病,那大部分人都是没什么问题的。反正,这些年比起以前是好太多了。”
她还很清楚地记得在自己小的时候,大人们是不敢生病的,身边也有因病返贫的例子。但如今这样的似乎越来越少了,而且大家也都会有闲钱支撑每年的体检,防范于未然。
对现在的生活,路晓琪很满意,并且充满乐观。
在宋五嫂和黄四娘这样的古人听来,却宛如天方夜谭一般,甚至比周边这些光怪陆离的机械和电子产品给她们的冲击还要更大。
良久,宋五嫂这才摇了摇头,情绪复杂:“却是让人想不到的了。”
谁能想到,千年后的世界会是如此的,如此的美好呢?
路晓琪好奇问:“宋朝不是有惠民药局吗?”
她做历史科普视频的时候查过相关资料。
宋五嫂轻笑一声:“确实是有。但惠民局只是卖药,比外面私人药铺子里要便宜几成。不过,早期还行,后期却不行了,以次充好,倒是让那些吏目们赚得盆满钵满。但凡讲究一点的都不再去那儿买了。
“除了药,最要紧的还是大夫。真正好的大夫很稀少的,而且人多粥少,价钱自然也水涨船高。即便是在京师之地,像我家这样略有盈财的,去看病也是肉疼得很。至于太医,那是达官贵人们才能上门去请的。”
黄四娘点了点头,在一旁补充一句,自嘲地弯了弯嘴角:“五嫂子是在京师,像我等住在乡下的匠户,生病了能去江湖郎中那儿买几贴草药吃一吃,便已经算是幸运了。还有那等更惨的,便单独在柴房里等死,死了后草席一裹便给扔到乱葬岗上去,也是常见的。”
她原本觉得这样的日子似乎是正常的。
他们生来便是如此不是吗?没有地位,也没有财产,出身低贱,那么过着如此贫苦的生活便是天经地义。或许有那么一天,其中一位幸运儿能靠着自己的手艺被某位老爷赏识,从此出人头地。但大部分人,往往从生到死都是循环往复。
可来了这儿不过短短一天,黄四娘的心里便生出了一丝小小的疑惑,像是在风中不断摇曳着的微弱火苗。
向来如此,便是对的吗?
她有些茫然。正在这时,手术室门口的灯亮了起来,有医生从里面走了出来:“谁是向大柱的家人?”
路晓琪赶紧跑过去,巧娘紧随其后:“医生,他怎么样了?”
“脾脏破裂,现在已经修复好了,没事了。他麻醉没过还没醒,你们在这儿再等会吧,到时候再一起去住院部病房。护士会和你们说术后护理的事项。”
“行,谢谢您。”路晓琪看得出那医生有些疲惫,真诚道谢。
医生摆了摆手,继续回手术室里了。
巧娘听到向大柱没事了,整个人都软在了地上,眼泪止不住的流。她来到这个时代,就只有向大柱一个亲人了。
路晓琪扶起她,心想还是得要找个护工才行,这笔钱不能省。
她让宋五嫂带黄四娘和阿狸先回去,自己则陪着巧娘等向大柱出手术室再去住院部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