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绪又黯然了下去。

她之前也不是没看过中医吃过中药,但同样没什么用……这个医生真的就行吗?而且,半个月之后若是没有效果,那怎么可能还会再来?

小庄看穿了汪佳佳的想法,拍了拍她:“佳佳放心,张大夫医术高明,肯定能行!”

汪佳佳勉强笑了笑。

陈美玲拿着药方,有些糊涂:“张大夫,不是在这里抓药吗?”

张仲景:“……如今药铺却是还没开张,你们可以拿着药方去县里面那家药铺抓药。”

陈美玲有些惊讶,中医诊所很大一部分就是靠着药材的利润,可这位却是直接把它往外推,看上去毫不在意。而且她今日的诊费也就一百块而已。

她肃然起敬,觉得自己这次是真遇上神医了,对这方子也就愈加期待。

小庄在临走时拜托张仲景:“张大夫,可不可以推出一些普适版本的香囊啊?我很多朋友都想买,有些在外地,来不了咱们这儿。”

这段时间拜她的宣传,她整个朋友圈都知道了那个神奇香囊,纷纷求购。

“现在失眠的人实在太多了,还有各种精神不振的……”小庄双手合十,“拜托拜托。”

张仲景被她磨得没办法,点点头:“好好好,我会考虑的。”

小庄这才嬉笑离开。

张大夫真是个大好人,医术高明但人却一点也不高冷,脾气好得很。

做大家都能用的香囊吗?

张仲景沉思,或许这也是个不错的点子……他出身大族,还当过太守,行医不过是因为自己感兴趣以及悬壶济世的志向,从来都不是为了钱财这样的俗物——他还经常义诊和布施药材给普通百姓们。

但是,如今来到这儿,这样的俗物多点儿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另一边,陈美玲和汪佳佳和小庄告别,径直去了县里的那家中医诊所抓药。

抓药小哥看到她递过来的药方,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最近怎么这么多拿着药方来抓药的人?”

短短几天时间里就五六个。而在此之前,他们家大多都是自家的病人来抓药。毕竟,县里面的中医大夫就那么几个,县医院也没有中医科。

陈美玲说:“那大概都是从清河古镇那边看了诊然后过来的,那儿来了个很好的医生。”她随口一说然后意识到在小哥面前夸他的同行似乎有些不妥,尴尬笑了笑。

新来的中医吗?

抓药小哥心思一动,不由得想起来前些天来这里的奇怪老人。

会是他吗?

旁边的坐堂大夫,也就是抓药小哥的爸爸看了一眼药方,立刻认了出来:“是半夏泻心汤。”

这是《伤寒杂病论》里的经典汤方,现在也依然有很多中医师喜欢临床用,治疗肠胃疾病很有效果。不过,这个方子好像有点不对劲啊。

“黄连为何只用两克?”他紧锁起眉头,“却又将干姜增加了一半的量?”

除此之外,还去掉了其中两味药材,又替换了一味。

坐堂大夫心中不悦:“这……《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已经是经典配伍,小改也就算了,这样大改怎么行?这不是拿患者的身体开玩笑吗?”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