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双方争论不下时,一位来自海南、网名为“天涯海角寻古记”的文史爱好者发布的一条视频,为这场争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这位博主是海南本地人,本身就对海南本地历史地理颇有研究。
他体验的是“黄道婆”名下的在海南崖州地区和黎族人一起生活的那一段,也是在那儿她得到了不少的灵感并且已经在构思要改良纺织机。
博主对纺织机的改良兴趣倒是不太大,他选这段纯粹是因为想看看自己的家乡在VR中被构建成了什么样子,于是整个体验过程里他一直在闲逛,并且录成了视频。
视频一开始是他在离黄道婆不远的海边漫步。
突然,他停了下来,反复调整着观看角度,嘴里喃喃自语:“咦?这个地方……有点眼熟啊。”
视频画面聚焦在海岸线的一处地貌:那是一个颇为陡峭的、向海中突出的红土山崖,崖顶生长着几棵姿态奇特的歪脖树,山崖的侧面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如同被巨斧劈砍过的裂痕。
“朋友们,你们看,这里非常像我家附近的一个海角!”博主的声音带着兴奋和疑惑,“但是……又不太一样!现在的那个海角,没有这么高,也没有这个这么明显的裂痕,整体要更圆润一些。”
可惜他没法走到那么远,只能隔着一点距离看着,后来耸耸肩:“不过这样的海边山崖的地貌在海南还是挺常见的,可能制作组也有参考这一点。”
这是他原始的视频。
但他隔了一个多礼拜后又发了一个视频。
在这个视频里他很兴奋地说:“朋友们,还记得之前那个海角吗?我从清河市回到海南后,一直还惦记着那个地方,然后呢,我去了咱们县里面的图书馆找到了地方志……”
感谢华夏喜欢用文字记录历史的好习惯,这个博主真的在一本很老的地方志里面找到了关于这个海角的相关记载。
“我找到了,你们看!”他指着VR录屏里那个独特的、有裂痕的山崖,又展示了几页发黄的县志扫描件,并用红圈标出了一段记载,“你们看这里……”
他念出来:“康熙八年,飓风狂袭,崖州东南沿海地动山摇,望鱼岭临海一侧巨岩崩摧,塌陷入海,其状大变……”
“望鱼岭!就是我现在家旁边的那个海角的老地名!”博主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县志记载得很清楚,在清朝康熙八年的时候,一场巨大的台风加上可能的地质活动,导致这个山崖临海的一部分崩塌了!所以它改变了形状,失去了那个陡峭的悬崖和明显的裂痕,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更平缓的样子!”
他最后将VR画面,现在的望鱼岭的照片以及县志记载并列放在一起,的确可以看到其中的相似。
博主很激动:“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清河古镇的VR团队,复原的不是现在的海岸地貌,甚至不是几十年前的样子,而是至少三百多年前,那次自然灾害发生之前的原始地貌!
“他们一定是参考了极其冷门的地方史料、早期地质勘探图,或者结合了考古学家对海岸线变迁的研究,才能如此精准地在虚拟世界里,修复了这座山崖被岁月和灾害抹去的痕迹!”
博主到后面甚至有些唏嘘,语气也有点哽咽:“我要感谢清河古镇,我完全没想到自己可以亲眼看到三百多年前的家乡故貌。真的,这种方式,和亲眼看到没什么区别。”
这条视频瞬间炸翻了整个网络!
【卧槽!!!实锤了!这是考古级复原啊!!】
【他们居然连这么生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