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壶慢悠悠地踱步回去。

向齐看到他回来,嗤笑了两声:“怎么?又去忽悠别人了?”

“这哪能叫忽悠?”向明理直气壮,他看了看四周,低声对向齐说,有点小得意,“我这是去告诉他们留在这儿的好处,让他们能尽心尽力为路小姐办差。”

路小姐平素忙碌,现在已经很少管这些闲事儿了。但他们这些最早来到这儿的人,知道路小姐有多好,所以他得为路小姐着想,好好地拢着这些人。再说了,他说得又不是假话!

向齐当然也明白,只是两人斗嘴斗了一辈子,还是嘲了两句:“行了,就你会卖好,一身上下八百个心眼子。”

所以上辈子他才是里正。

但他们也都是服气的。

向明不以为忤,咧开嘴笑:“那可不是,靠你们?那八百年都想不到这些事!”

……

赵孟頫的壁画进展不大,但是常青等人的工作反倒进展迅速。

他们的出现当然也引起了原来那些外聘的画师们的注意。他们过完春节从家里面赶来,发现甲方又请来了几位师傅,而且似乎是挑大梁的,自己倒是成为了副手。虽然项目经理承诺工资不变,但心里还是有着淡淡的不爽。

尤其是几位学院派画师,心高气傲,因为这件事心里憋了一股闷气,觉得是被甲方轻视了。

“从哪个乡下找来的老古董?这年头还有几个人懂真正的古建彩画?别是把活儿干砸了,最后还得我们来擦屁股。”

“我问了业内几个老师傅,都说不是他们那儿的。”

“且看着呗,反正到时候要是出问题了不关咱们事儿。咱们钱照拿,活儿还少了一半,这不挺好?”

这种微妙的敌意,在常青团队开始为大堂藻井中心的画作进行沥粉贴金时达到了顶峰。

一位姓李的年轻画师,毕业于工艺美院,素来对自己的技法颇为自信,沥粉贴金也是他所擅长的技法之一。

当他看到常青他们小心翼翼地展开那薄如蝉翼、用棉纸隔开的真正金箔时,忍不住咋舌:“老师傅,你们还用金箔?为什么不换成仿金粉或者铜粉加胶调和,用喷枪或者毛笔上色,又快又省成本,效果看起来也差不多,还不容易贴坏。

虽然也算是提点,但语气里带着点优越感,言下之意:你们这套是不是有点落后?

常青的师弟,一个有点结巴的佛门俗家子弟慧能,闻言停下手中动作,认真地摇摇头:“小先生,金粉不,不,不行的……”

常青连忙帮师弟解释:“小先生,我师弟的意思是金粉之色,浮于表面,日久易发暗。只有用真正的金箔,方能历千年而不朽,光泽要更加温润。”

李画师撇了撇嘴。

金箔倒也罢了,的确是更贵但更好。只要甲方自己愿意,那说不得什么,但用金箔比用金粉的工艺要麻烦许多,即便是他也掌握不太好。他是怕这些人手艺不行,浪费东西。

见对方不听,他自觉有些热脸贴上冷屁股,有些没好气说:“那,我们现在都用现成的沥粉膏和注射器了,又快又均匀。你们这老法子,费时费力,效果能保证吗?而且贴金箔,我们有专业的贴金胶和软毛刷,比用大毛笔刷金胶油要精准得多吧?”

他言辞不客气,常青几人却不以为忤,只是憨厚地笑了笑,手上动作却没停:“小先生说的新法子或许是更好,但我们师傅教的就是这个,习惯了,手上更有准头。”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