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②

随着吟唱,公孙瑾反串的唐玄宗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舞台中央。她是年轻时期的李隆基,身着帝王冕服,面容俊朗,英姿勃发,端得是贵气逼人,人间不出其二。

“是她!”秦韶华眼前一亮,“竟然是反串吗?”

她认出了公孙瑾。

当时她带着《踏金莲》来到清河古镇,还看了古镇里的舞蹈演员以及她们的一些节目,其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位公孙瑾。英姿飒爽,和赵宜主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但同样是顶尖的古典舞演员。

秦韶华当时就很遗憾,如果她能够早一点认识公孙瑾,说不定《踏金莲》可以拥有更多的灵感,水准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因此,此时看到她,就十分惊喜。

公孙瑾的出场也引起了场内外的惊呼声,以女孩子为主。

【好帅!】

【果然女孩子才是最帅的!】

【历史上的李隆基哪有这么帅?给他脸上贴金了哎喂!】

【强烈推荐大家去看她的《千年风华》,同样很优秀……等等,她现在演这个,那《千年风华》不会换人了吧?呜呜呜,不要啊,那个是免费的!】

公孙瑾当然不知道场内外对她的讨论,她全身心沉浸其中,随着音乐缓缓起舞。

她的舞姿并非女子的柔媚,而是一种充满帝王气度与力量感的舞蹈,广袖挥洒间,带着掌控一切的从容与自信。周围的舞姬们围过来,如同众星捧月般环绕着他。

她们的舞姿柔美飘逸,与玄宗的刚健舞步形成鲜明对比又奇妙融合,仿佛臣民簇拥着他们的君王,又似群仙环绕着天宫之主。

音乐节奏悄然转变,融入一丝金戈之声。

忽然,公孙瑾一个旋身,竟从宽大的冕服袖中,滑出一柄寒光闪闪的长剑!

此举引得场下观众一阵低呼。

只见她执剑而起,舞姿骤然一变!公孙大娘嫡传的剑器舞于此展现无疑!

剑光如匹练,如惊鸿,时而迅疾如雷,时而凝滞如山。那剑器在他手中,不再是杀伐之兵,而是权柄与力量的象征,是帝王用以勾勒山河、指挥乐章的延伸!

周围的舞姬们也随之变换舞姿,她们的水袖与披帛飞扬,巧妙地与玄宗的剑光交织、缠绕、避开,仿佛剑光引导着流云,又似繁花簇拥着利刃,配合得天衣无缝,惊险又绝美。

这一段剑舞,将帝王的武功与文治、豪情与艺术修养,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王编剧脑海中一下子就划过了李白昔年为公孙大娘写的诗,原本只觉夸张,但现在却觉得无比贴切。

剑舞至最高潮,公孙瑾一个漂亮的收势,长剑背于身后,昂首望向穹顶垂落的纱幔,目光灼灼,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与帝王的探求欲。

仿佛接收到他的指令,音乐再次变得空灵。

而那些原本围绕着他的舞姬们,身后在瞬间全部换上了色彩绚烂、长达数米的飘逸披帛。只见她们足尖轻点地面,纵身跃起,竟灵巧地借助、缠绕甚至脚踏那些垂落的纱幔,身姿轻盈如羽,顺着纱幔飞向了空中!

她们在空中舒展身体,做出各种翻转、盘旋、翱翔的优美姿态,长长的披帛和裙摆飞扬开来,与洁白的纱幔交织缠绕。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