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元!我没听错吧?居然能有我也能参与进去的拍卖,不容易啊!】

【虽然我不懂画,但看这全息投影,这山水,这气韵,感觉就不止一块钱啊。】

【这肯定只是个噱头啦,真的一元成交的话给我来一百幅。】

【坐等看最后成交价。】

与此同时,全息投影清晰地展示出那幅山水立轴。

画作墨色淋漓,层次分明,近处怪石嶙峋,古松虬曲,中景烟云缭绕,峰峦隐现,远处则是一派空濛,水天一色。笔法既有宋人的严谨法度,又透露出元人的萧散逸气,尤其是那云气的处理,仿佛真的在纸面上流动一般,即便是不懂画的人也能直观地感受到一种宁静深远的意境。

包厢内的周老先生忍不住感叹了一句:“好画!”

而画家老李和他的几个同伴们也都在拍卖大堂里伸长了脖子,只顾沉醉在这画的意境里,倒是对这一块钱的起拍价还没反应。

但在他们的周围,不少竞买人正在交头接耳。

“一元起拍?这拍卖行和卖家倒是挺有想法。”一位戴着眼镜的藏家对同伴低语。

和直播间里不同的是,这些竞买人并没有觉得一元是乱来,反倒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书画这东西,尤其是当代无名作者,最是难以估价。”他的同伴分析道,“不像家具、织绣和陶瓷这些,好坏有相对客观的工艺标准。画作的价值,很多时候取决于谁在推,谁在捧,故事讲得好不好。”

其他人很认同点了点头。

有人嘲讽一笑:“你看现在那些所谓的当代艺术新星,不都是这么炒起来的吗?找个评论家写几篇玄之又玄的解读,画廊和资本在背后一轮轮抬价,弄几个天价成交的新闻,身价立刻就上去了。”

大家都是圈里人,对这些事情心照不宣,都低低笑了起来。

真正懂画、爱画的有几个?大多是跟风投资,或者附庸风雅罢了。甚至,很多所谓的当代艺术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充当白手套的角色。

但这次清河古镇和鼎元拍卖行用一元的起拍价,反倒撕下了这层遮羞布,把判断权完全交给了市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倒是干脆!

“不过,这画的确是好啊。我之前在展厅看到了真品。”一位藏家忍不住又感叹了一句,“真不是那种玄乎其玄的东西。”

“感觉比……的还要好。”旁人忍不住含糊说了一个当代名家的名字。

“那你觉得价值多少比较合适?”

书画是专项,很多竞买人其实也不太懂,尤其拍卖行搞个一元的起拍价,更让他们摸不清楚估价了。

“不好说,我也拿不太准。”那人慎重摇了摇头,不太愿意给其他人出主意。但他自己在心里大概估了一下,如果是六位数的话,他是很乐意为此买单的。

如果是名家之作的话,七位数也是可以的。

田思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她微笑着开始介绍,声音清晰地传遍大厅:“或许各位贵宾对这位作者尚感陌生,请允许我稍作介绍。这幅山水立轴的作者,赵鸥波先生,也正是枕梦辋川酒店大堂那幅大型壁画的创作者。”

赵鸥波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