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的、咸的、脆的、嫩的……这道小菜其实是梵正从花萼相辉楼夜宴上的前菜中获取灵感而做出来的, 综合不同的味道与口感,唤醒食客的味蕾。
她虽然重造型,但调味其实也很厉害,尤其是来了这儿之后和宋五嫂以及膳祖还有古镇内一些现代厨师们切磋,更是走出了自己的路子。这些菜品虽然味道整体偏清淡,也依然有滋有味,给人另一种不同风格的“浓郁”感。
除了前菜还有汤品。
清澈见底的素高汤中,沉着一朵用竹荪包裹着细腻豆腐蓉和莲子茸做成的“白莲”,汤底衬着几片柔嫩的鲜百合瓣,不见一丝油花。
服务员小姑娘刚才没有尽到自己解释的义务有点不好意思,这次她搜刮尽了自己脑海里还剩下的英语知识,为夫妻俩解释食材,然后告诉他们这道菜的名字叫“月映寒潭”,意思是月光照射在晚上的池塘上。
索菲娅这种感性的人看着眼前的汤,想象着那个画面,一下子就沦陷了。
而且,它的味道也很清甜,唯有食材本身熬出的鲜美,入口温润。索菲娅和托马斯两个人都将汤喝了个精光,里面的汤渣都没剩一点。
“这个汤是怎么熬煮的?太鲜美了。”索菲娅忍不住问服务员。
小姑娘卡了一下壳,这个问题超出了她的词汇量。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赶紧拿出手机,熟练地打开翻译软件,输入后递给索菲娅看:
【用很多种蘑菇、黄豆、笋、和海带,加上玉米和胡萝卜,慢慢熬煮很长时间,不放任何味精。只留下最清澈的汤,过滤掉所有杂质。】
“哦,天然又纯净!”索菲娅恍然大悟,对这种追求食材本味的理念深感赞同。
接下来上的几道主菜,更是彻底征服了他们的味蕾。
梵正没有选择如今流行的“仿荤”菜,比如用做红烧肉的做法去烧豆腐等等,她个人并不喜欢过于刻意的风格。但是她在烹饪时也会保留一些独有的口感和巧思。
比如一道用杏鲍菇制作的主菜,切薄片,以秘制酱汁腌制后,再用恰到好处的火候烤制,便带着焦香韧嫩,口感也依然柔软肥厚,吃的时候可以搭配旁边一小撮用柠檬汁和橄榄油拌的苦菊沙拉,解腻增香。
还有一道叫“翡翠芙蓉”的主菜,是用新鲜菠菜汁融入豆腐中蒸成翠绿色的芙蓉蛋羹形态,口感嫩滑如凝脂,上面点缀着几颗饱满的枸杞和松子,色彩悦目,味道淡雅宜人。
夫妻俩刮得碗底一点都不剩,干干净净像是刚洗过的一样。
两人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最美的是主菜,青碧山峦。
梵正将不同种类的时令蔬菜——嫩豆苗、西兰苔、芦笋、小菠菜,分别以清炒、白灼、蒜蓉等不同方式简单烹调,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自身的脆嫩和清甜,然后在盘中巧妙地堆叠出层层叠叠的碧色山峦形态,仿佛一幅微缩的山水画。
这道菜一上来的时候不单单是索菲娅和托马斯,旁边的客人都一直用视线尾随着然后小声惊叹。
还有人悄悄问这道菜是什么,得到答案后立刻也点了同款的套餐。
夫妻俩欣赏了许久,这才带着一点惆怅动起了筷子。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页?不?是?í??????w?è?n????????????????????则?为????寨?佔?点
索菲娅吃着吃着,眼眶竟然微微湿润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