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水还是要治的,灾还是要救的。

事情朝着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一面滑去了。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也是今年暑假的最后半个月,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天好像被捅了一个大窟窿,雨水倾泻而下,几乎没有真正停歇过。

新闻里的报道一次比一次严峻,清河市及周边几个城市相继启动了防汛Ⅰ级应急响应,进入了最高级别的戒备状态。

在各种社交媒体群和朋友圈里,小道消息和现场视频满天飞:什么某处道路被淹成了河道啦、什么某小区地下车库进水啦、什么救援队伍用皮划艇转移受困群众啦……恐慌和担忧的情绪在网络和现实中同步蔓延。

安平县的氛围也空前紧张起来。虽然县城主体地势较高,但下辖的多镇村以及错综复杂的水网体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位于古镇旁的消防站和应急管理部门灯火通明,人员、车辆进进出出,他们要去支援别处,异常忙碌,警笛声不时划破雨幕,让人心头发紧。

古镇的游客继续降低,即便是古镇出了公告,在这段时间内所有预定门票和酒店的游客都可以选择全额退款,但依然有不少头铁的游客前来——毕竟像是特价机票和其他酒店什么的未必能全退,有人舍不得沉没成本。而且计划已定,想要更改没那么容易。

还有就是,知道人少,许多在本市和隔壁市的会特意过来,感受一下清净无人不用排队的古镇。

这几天,古镇的游客数量一直维持在七八千左右。

降得也不算过分,比预期的要好。

但一直被视为“世外桃源”的清河古镇,也终于显露出了一些被这场天灾影响的痕迹。

最明显的,当然就是水。

古镇内部纵横的河道,那保持了多日的在暴雨中显得过分倔强的清澈,终于被打破了。水流变得湍急了一些,还卷挟着从上游和周边地表冲刷下来的泥沙,呈现出一种淡淡的黄褐色。水位也有了肉眼可见的上涨,淹没了部分低处的亲水平台,一些临水建筑的基石也没入了水中。

员工们看到这情景,反而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这才是持续暴雨下该有的样子嘛!之前的过于正常反而让人心里不踏实。

陈阿婆看着变浑的河水,忧心忡忡地对隔壁郑老板说:“你看,到底还是浑了,涨了……”

然而,站在办公室窗边观察着这一切的路晓琪,看着那终于变得符合常理的浑浊河水,内心紧绷的某根弦,却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点点。

“总算是浑了一点,也涨了一点。”

她舒了口气。

这看似恶化的迹象,反倒让她安心。这说明李冰的祝福并非制造一个完全违背物理规律的绝对领域,它更像是一种强大的调节和守护,将危害程度大幅降低,使其处于一个可以被现有防灾措施应对、不至于引起过多怀疑的合理范围内。

如果古镇在这种极端天气下依然保持之前那种异常的清澈和稳定,那才真是要出大问题了。

现在这样,恰到好处。

系统又开始嘚瑟:“你看,我早说了我是智能的。”

……

梅山村。

张大郎和张二郎正在指挥着工人们将烧好的琉璃瓦和瓦窑里一些贵重的釉料、模具等物,小心翼翼地搬运到窑厂地势最高的库房里去。

清河古镇的修缮工作已经全部结束了,但他们的瓦窑生意却愈发红火。之前与京冶的风波让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瓦窑声名鹊起。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