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梵正没有做精致素食,而是选择做了各种饱腹感强的糕点,正在专心致志揉面;膳祖正在七号区食堂里坐镇,指挥着员工们将饭盒的盖子盖好。

“再检查一遍饭盒,盖子都扣严实了,别让热气跑了,汤桶的保温层裹好……” 她扬声指挥着,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一定得要让他们吃上口热乎的!”

炉火熊熊,锅铲翻飞,不同的后厨,同样的信念在升腾。在这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前,食物的香气成了连接人心、传递温暖最直接的东西。

而在观脉堂里面,大夫们也没闲着。

古镇入口处临时搭起的防水帐篷下,设立了观脉堂的紧急义诊点,由擅长接骨的于大夫亲自坐镇,带着几位年轻力壮的大夫和护士,专门为轮换下来或是在抢险中受伤的一线人员处理紧急情况。

“会稍微有点疼,你忍住。”于大夫对眼前的小战士说,然后面露惊愕之色,“你后边儿是怎么了?”

那小战士回过头去,然后就听到“咔嚓”一声,于大夫趁其转移了注意力已经眼疾手快帮他接好了脱臼的肩膀。

他回过头来,还有些稀里糊涂,张大了嘴:“……这就接好了?”

一点都不痛啊!

于大夫呵呵笑道:“接好了,不过最近几天你可别再干重活了,我会和你们领导说一声,不准再让你去扛沙袋。”

他来自清朝,这接骨技术可是家中绝学。本来于大夫还有些恃才傲物,但一过来发现坐镇观脉堂的是医圣张仲景,而高公明又是太医,师傅还是历史上的针灸大家时,便立刻收起了自己的傲气。

在这儿待了一年后,于大夫更是与众人相处友善,也对这个时代有了莫大好感。

这时,两个浑身泥水的消防员搀扶着一位眉头紧锁、步履蹒跚的战友冲进帐篷。

“大夫!快看看我们班长!他的腿被水里的杂物划了一道深口子!”

那人的裤腿撕开,小腿上一道狰狞的伤口皮肉外翻,虽经简单包扎,仍不断渗出血水。

旁边的大夫立刻上前:“扶他坐下,小刘,准备清创缝合,动作快!”他一边利落地检查伤口,一边对疼得额头冒汗的消防员温声道,“小伙子,忍一忍,很快就好。”

而在古镇内的观脉堂后院,此刻也是药香弥漫,与外面的雨气交融。

张仲景和高公明站在檐下,看着几名弟子和药工正守着几口冒着腾腾热气的大锅,里面翻滚着深褐色的药汁。张瑛和钱博江正按照他给的方子,仔细核对投入药材的种类和分量。

“张老师,这辟秽防疫汤的药材都备齐了,已按您吩咐的剂量下锅了。”张瑛抬头汇报,脸上带着些许困惑,“张老师,如今水患未退,为何如此急着熬制这防时疫的汤药?”

高公明笑道:“你可知,大灾之后,常有大疫?”

张仲景目光沉静地望向远方雨幕,颔首道:“是啊,大灾大疫,这两者向来都是连着的。”

钱博江向张瑛解释:“你想想,洪水中是不是携带了许多垃圾甚至是动物尸体,又流经了许多污秽的地方?比如下水道之类,那里面携带的细菌可太多了,一不小心就要感染了。”

高公明点点头,决定让张瑛跟着钱博江再学习一下现代医学常识。

其实钱博江说的,和他们中医的理论是差不多的,只是古人无法观测细菌和病毒,因此换了一种描述。

张仲景正好也提到这事:“传统医学亦有此说法,洪涝之后,污秽横流,水源易遭污染,环境湿热,最易滋生疠气。加上大家连日劳累,体力消耗,正气亏虚,此时邪气最易趁虚而入。若待疫病起了之后才想要用药,便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