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悯只得认栽,回想起先前的一切,他还是忍不住追问:“若真的只有两条路可选,你会怎么办?会为保住我,宁愿被砍手吗?”
“别开玩笑,我像是那么一根筋的人吗?”她的前半句话让他灰心,但后半句话又燃起了他的希望,“当然是叛出师门,赶紧逃跑。你不能死,我的手也不能废。反正师兄回来了,师兄自会替我说好话的。”
所以你永远不要担心,解识迷有背负道义为难自己的时候。她是天下第一机灵人,明明一跑了之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何必弄得血赤糊拉,你死我活。
陆悯由衷的佩服了,生平最不喜欢钻牛角尖的人,他的爱妻恰好不是。
她带着他,兴致勃勃地转遍了山前山后,小时候曾在这里磕掉一颗门牙,接触偃术后把牛眼装在人脸上,曾在那里罚跪了两个时辰。很多细碎有趣的事情,绘制出她完整的成长历程,陆悯反观自己,不由有些遗憾,他没有童年。他是在读不完的书,和练不完的骑射中长大的。
识迷是会安慰人的,说不要紧,“所以你长大做了太师,我长大只能做偃师。虽都是‘师’,一字之差谬之千里,百姓都管你叫大人,而对我的称呼就差点意思了,管我叫妖人。”
这么说来付出多大,回报就有多大。小时候窝囊地读书,是为将来扬眉吐气,想了想,便也释怀了。
登上灵引山山顶远眺,群山连绵望不到尽头。可惜时候不对,若能赶上日出,那景象才是最美的。
两个人约定,明早一定早早起床,来看一看山顶的圣景。当然约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外连日奔波,连床都没摸到,有了适宜的环境,必定要补上陆悯多日的亏空。他的聪明才智,几乎全用到这项新发现上了,孜孜不倦,百折不挠,他说要给她最稳妥的幸福。
说得真漂亮!
识迷被盘弄得要散架了,第二天睁开眼时已经日上三竿,还看什么日出!
慌里慌张去见师父的时候,师父正和师兄在后山的观澜亭里喝茶。见他们来,表示理解,“路上辛苦,不用那么早起身。”刚说完,远远看到童子赶来传话,惊诧地“咦”了声,“要吃午饭了吗?”
下定决心,明日一定早起,但天公不作美,推窗发现雨下得淅淅沥沥,院子里一片浮光,计划又泡汤了。
陆悯把识迷捞回来,心安理得地圈在怀里,“昨夜睡得晚,再补一觉,反正师父和师兄都能体谅。”
识迷不答应,还想起身,他又来了兴致,“你不累吗?既然不累……”
床又摇晃起来,咯吱作响。等他们忙完起床,发现三偃拿着锤子站在门前,阿利刀说:“阿迷,我们来给你修床。你这床怎么老响,响了一夜,再睡恐怕要塌了。”
识迷吓了一跳,连忙叮嘱他们,床坏了的事不能说出去。等有空了,做一张结实的千机床。
及到第三天,该回白玉京了,师父送出山门,一直送到山脚下。
顾镜观说:“我不回去了,圣元帝的偃人,项上部分是你做的,以后由你加持,他一样能运作自如。至于第五海,我留了铁匣给他,还能维持三个月。三个月后偃人应当不会再出差错,你让第五回灵引山来吧。师父上了年纪,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