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司:

兵部司,兵部郎中一人判帐及武官阶品、卫府众寡、校考、给告身诸事;一人判簿籍及军戎调遣之名数。员外郎一人掌贡举、杂请,一人判南曹,岁选解状。

职方司,掌地图、城隍、镇戎,烽候、防人道路之远近及四夷归化之事。

凡蕃客至,鸿胪寺先询问其国山川、风土,然后制成地图上奏,并送副图于职方司,殊俗入朝,则图其容状及衣服样式通达于上;

驾部司,掌舆辇、车乘、传驿、厩牧马牛杂畜之籍。

库部司,掌兵器、卤簿仪仗。

(私设上,武帝单位本文男配徐敬真开了协理司。)

⑤刑部四司:

刑部司,掌律法,按覆大理寺及天下上奏诸案件。

都官司,管理俘虏,奴隶的簿录,给以衣粮医药,并审理其诉讼事件。

比部司,负责通会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勋赐缺乏物资,以及军用物资、器械等事。

司门郎中、员外郎,管理门禁关卡出入登记,以及各地上缴失物的处理。

⑥工部四司:

工部司,掌城池之工役程式,为尚书、侍郎之助手。

屯田司,掌天下屯田及在京文武官员之职田、诸司官署公田的配给。

虞部司,掌苑囿、山泽草木以及百官蕃客菜蔬薪炭的供给和畋猎之事。

水部司,管理河流过渡、船舻、沟渠桥梁、堤堰、沟洫的修缮沟通,以及渔捕、漕运诸事。

======

关于太医署(以下来自互联网):

唐时,太医署属太常寺。

在校师生多达300余人。

由太医署令、丞等负责管理。

分设医、针、按摩和咒禁等部门,医又分为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等科;

学习课程在共同学完《脉诀》、《本草》、《明堂》、《素问》等基础后,即分科学习各自的专业;

学制分别为七年、五年、三年;

考核分别由博士主持月考,太医署令、丞主持季考,太常丞主持年终总考,视其成绩的优劣,予以升、留、退。

教师的职称分别为博士、助教、师、工等。

太医署是我国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医学校。

唐代太医署,有令二人,从七品下;

丞二人、医监四人,皆从八品下,医正八人,从九品下。

======《新唐书·百官三·太医署》

唐代太医署,既是监督、医疗机构,又是培训医务人才的机关。

======

关于军制(以下来自互联网):

唐代长安的安全分别由禁军、京兆尹、太子率府以及御史台进行守卫。

唐代的禁军分为南北衙兵,一起负责长安内外的治安。

我们平时听到的右骁卫和龙武军也是属于禁军的一部分。禁军的统领品级和文官不一样,分为十六卫。

唐代京兆尹的工作主要就是负责街道的治安,可能还会种花种树之类的。

京兆尹的品级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副市长,正市长是京兆牧。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