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再回乡去。
因此,一直未走。
现在,李三娘又因着自己想要行医开堂坐馆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苦恼,那天在吃晚食时,李二兄就提议,要不然就拿银子把隔壁周老翁的地方都买下来得了,这样,既能与李家相邻方便照看露珠儿,周家的地方也大,将来李三娘专职看女娘病也便宜。
李三娘手里的银钱若是想要买下周老翁家剩下的房子估计要出掉一半多,不过李三娘想着,确实如李大兄所说,买周老翁的房子,实属便宜。
李家众人都觉得这个法子好,遂让李二兄前去说和,周老翁倒也是点头应允了,且价钱上也没太贵,就是比着市价,但要求说得是万寿节过后才能去衙门过手上契。
所以,周老翁家的中秋节礼定是不能少的。
本来李母没想和钱家和高家有甚来往,但前日钱家和高家都派仆从来询问了,钱家更是让人送了些鲜果来。
那这样子,李家必然是要去送节礼的了。
待得李大嫂指点完李大兄哪些是哪家的,要去哪儿买什么添上,又掏出一个钱袋递给李大兄后,太阳真真升的挺高了。
第111章 挑明
中秋节的前两天是长安城里家家户户互送节礼最为频繁的时候,长安城里的人大多是习惯中秋节这天与家人白日里去逛逛东西市,有钱的还会去玄都观、慈恩寺里参拜祈福,而晚上多为与亲近家人一起合吃团圆饭,喝酒赏月放河灯。
所以,多数人就是在中秋节的前两天互送节礼的。
英国公府,真妙园。
“郎君,夫人那里打发人来问,今年郎君的中秋节礼是照着去年一样?还是有所变动?”徐敬真的小厮无为低头躬身询问自家郎君道。
徐敬真放下前几日从武当山上来的信,对着无为说:“舅父那里添上一成我从武当山带回来的出产,舅母那里加上两卷最近我写好的经卷。”
停顿了一息后,徐敬真才继续说:“和嫂嫂说多要一份常礼,你装好,咱们一会儿出门再买一些其他的添上。”
无为抬头询问:“郎君,要特意去送礼给房家郎君么?”
徐敬真摇摇头,站起身整理下这身儿靛蓝色的道袍后才说:“承先那里循旧例就是了,我要去李家。”
“郎君是说长寿坊本草堂的李医师家?”
徐敬真点点头,“好了,打些水,我要整理仪容。”
无为听话的出了门去给自家郎君打水去了,徐敬真转而仔细收起桌上的信纸,一晃而过看到信上是工整的正楷体,徐敬真的目光盯在“顺其自然”四个字上良久,待得无为打了水进来了才折好信纸放回信封里,最后放进多宝阁上一个抽屉里。
李大兄和李二兄此时正在香桂记里按着李大嫂的吩咐挑选糕点,这糕点最好是当天买刚做好的去送节礼才是礼数,李大伯家、高老医师以及钱家、高家和李大嫂的娘家蒋家都在长安城内居住。
只有李二嫂的娘家吴家在长安城外的村子里,可按着李家待人的方式,这不论是城里还是乡下那都是一样的,该有的礼数必不能少,最多按着远近有那么一两样礼物会有所不同。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