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当然了,这回城的架势可是比来的时候更是排场大。
本来只有百骑跟随,再有两旅步兵押后,这回城,京郊大营又有两个团(400人)跟随在后护送。
其实,这人多的,隐在暗处的暗卫都觉得,这圣殿门要是这时候冒头的话,估计还没到武帝跟前,就被乱箭射死了。
果然,回程的路上无惊无险,就那么安然的回了城。
等武帝控马再次路过朱雀大街的时候,她还仔细的感受了一下,确实没有那股子胸口发热的感觉了。
武帝想了想,先把这事放在了心上,等以后有空再说。
当前要做的是在皇城楼上接受百姓献礼。
武帝生日,自然是恭贺万寿无疆最为合适的,这礼部的郎官可真会找,找了十个耄耋(mào dié)之年的老人前来献礼。
这礼也不是什么珍贵的物什,而是来自老人家的祝福之语。
武帝虽然心里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的,还觉得这么折腾这些八九十岁的老人真的好么?
要知道这些高寿老人都是从大唐各处按着户籍贴找出来的,可不都是在长安城里住着的。
这从今年年头开始,礼部就已经找了人把这些老人给请来长安了,好吃好喝的供着,就等着万寿节这一天让他们来献礼了。
所以,武帝才觉得这不是折腾人么。
不过,站在皇城上,看到下面台子上花白着的头发老人穿着新缎子的衣裳,从头开始唱名后,点到的老者便起身躬身行礼,一脸骄傲的样子。
武帝想着,他们该是愿意的吧。
那她自己作为被祝福的接受献礼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得,配合着吧。
随着唱名“岐州府雍县邓容”,座位在首位的头发胡子都白的发光的老者便站了起来,对着武帝所在的方向低头躬身行礼后,才转身对着周围围着的人群拱手。
下面是一个瞧着还算年轻的阿婆,头上只一根金簪点缀,穿着茄紫色衣衫的阿婆听到自己的唱名“庆州顺化马琼华”后,利落的起身行礼。
这阿婆是这十老里唯二的女娘,在其后还有一个阿婆岁数比她还大些,瞧着牙齿都掉光了,但瞅着脑子还是清楚的。
等十位老者都唱名完,就有郎官高声宣告长寿老人要对武帝献礼了。
围观的众人都在瞧稀奇,此时家中能有一过了古稀之龄的高寿老人,那都是很少见的了。
更别说这台子上的老者,最低的年龄都过了古稀,高寿的得有人瑞之称的九十岁出头的老者。
“今儿这出可真是值了,不枉我五更天坊门一开就出门来占位了。”
“哟,那你可真是早。”
“哈哈,家里离得此处远了些,要想占个好位子,可不得起的早些?我见过最大的老者不过古稀之龄啊,瞧瞧,台子上年寿最低可就是古稀了。”
郎官说了高寿老者要献礼的时候,周围人群里的人都眼巴巴的看着,这老者到底是要献什么礼?
只见排头的老者站起身后,剩余九人一一跟随站起,面朝此时站在城楼上的武帝。
从打头的老者开始,一人出列高声道:
祝圣人,
人长久,月长圆,春长在;
国永昌,家永睦,福永生。
下一位老人又出列道:
祝圣人,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