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所有货物,尤其是皮毛、衣料,需经严密查看,确定是干净的东西,方可入关。”
“第三,玉门关及周边州县,需设防疫医官。
这般的医官必须要沿用本官这一年之中制定好的防疫手册,定期查验水源,灭鼠防鼠。
还得建立起监督查验机制,保证此事真的有人在做,有人在查!
此事绝不可懈怠!”
这些条款,李三娘她早就深思熟虑过了,甚至还写成了折本和一条条的详细的章程汇集成册。
她吩咐金珍宝从旁拿了一沓子她早就让人誊写好的防疫条例,分发给了在场的众郎官看。
“如何?
你们要是能如此办,本官这就给长安去信,请圣人下旨开关!”
第975章 是的,她没有走。
玉门关,终究是开关了!
在一片谨慎又期盼的气氛中,玉门关的大门终于是重新开启了!
算起来,其实在李三娘同意开关后,又过了要有近半年的功夫,这玉门关才算真正的开了关。
不过短短三月,这处向西可通往西域诸国,向东可去长安的商道,就总算是有了些许人流。
但哪怕人少了,这过关的队伍仍旧是要在关口外排成长龙的。
这是因着所有过关而来的人,都需经过严格的检查和漫长的等待。
起初那些胡人还有些怨言,但当人们看到关卡旁那立起的高高的刻满了名字的石碑后,就便都默默的接受了这必要的繁琐。
这巨大石碑的四面,写满了因为疫病而死在玉门关,被丢入巨大的尸坑之中烧去了尸身之人的名字。
在其上,有汉人的名字,但也有更多的异族之人的名字。
当初,李三娘提议要修建这么一座记录死人名字的石碑时,玉门关上下内外,几乎没有人同意她的提议。
她拿出了几箱子的病案记录,指着上头那些用汉字音译过来的名字和众人说:“他们满怀期待的来到大唐,只为见见这世上最繁华的地方是什么样子,挣些钱财用来养家糊口;
可他们的运气着实不好,把性命留在了这玉门关上。
我们想要救他们,可没有救活。
尸身已经被烧,埋在了那巨大的坑里,同旁人在一处去了。
你我都有亲族,他们亦有!
立起此碑,终归是要给他们的亲族一个祭拜的地方!
同时,此碑可提醒我们所有人!
绝不可轻易放下防疫之心!
必得年年月月时时刻刻的把防疫之法落实到位!
若不然,来日,说不得就是你我入那尸坑里头去了!”
李三娘最后的这番话,终是让瓜州刺史点了头。
如此,这刻满亡者名字的石碑就高高耸立在了玉门关的关口旁。
玉门关开了,李三娘她却没有走。
是的,她没有走。
“疫病虽暂退,但根除非一日之功。
防疫之法,需人执行。
我欲暂留玉门关,确保防疫体系运转顺畅,为当地培养一批熟谙防疫的医师,将此事彻底落到实处。
否则,我寝食难安!
我害怕我走之后,你们或是懈怠了我交待的事;
或是过关的胡商汉商,又带来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