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鼓舞天下英才之道,乃强盛我大唐之本!”
武帝她突然站起身,威严的目光扫视全场:“李明芳之功,非寻常军功政绩可比,乃泽被苍生、巩固国本之大功!
朕擢升她,非为一人,乃为天下!
若此等功绩不得重赏,岂非令天下仁人志士寒心?
此事,无需再议!
朕意已决!
擢升李明芳为太医署正,正三品,即刻生效!
总领天下妇产之事,并兼领‘平安女医学院’院正一职!
可专折奏事!
再赏绢帛千匹,良田百顷!
望李卿不负朕望,不负天下百姓之望,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帝音一落,满殿肃然。
“臣,李明芳,领旨谢恩!
必竭尽所能,死而后已!”
李三娘对着上首的武帝跪拜下去,声音坚定。
“圣人圣明!”
殿中群臣随后就齐声高呼,这一次,再无人有异议。
就在武帝擢升李三娘为正三品署正的同时,武帝她并未停下封赏的脚步。
在李三娘谢恩回到太医署那边儿去后,武帝她的目光再次扫过群臣,继续用那沉稳而极具分量的声音,张口宣告了她对另外几人的褒奖。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武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朕尝闻,农乃天下之本,仓廪实而知礼节。
今有司农寺女官毕琼岚,精研稼穑,十数年不辍,为我大唐千万百姓饱腹而耕耘!”
武帝的此言一出,不少郎官,一个个的就都竖起了耳朵。
粮食,永远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其法所产之麦种,耐旱抗病,穗大粒饱!”
武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难得的欣赏,“去岁已于京畿三县试种,较之寻常麦种,亩产平均增加三成有余!
此乃续命之粮,活民之粟!
若推广天下,我大唐每年可多收数百万石乃至千万石粮食!
可多活多少饥民?可多养多少精兵?
此功,惠及千秋万代!”
武帝看向了下头被她提到名字的人——身着绯色官服、面容上带着风吹日晒痕迹、眼神却异常明亮坚定的毕琼岚!
毕琼岚她或许不像李三娘那样经历传奇,但她扎根于田间地头,与泥土和庄稼为伴,还为了种麦以六十之多的高龄跋涉数千里去往南地!
她的功绩,同样沉甸甸的关系着国计民生。
群臣之中,响起一片由衷的赞叹之声。
粮食,从来就都是最重要的事!
增加三成产量!
这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功绩,足以让任何质疑者闭嘴。
有李三娘在前,这毕琼岚之功,满场百官谁又敢谁又能再提出意见呢?
许多官员已经开始在心中盘算,新麦种若能引入大唐各州府的话,这每岁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