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8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杜爱卿为大唐开疆拓土,血战负伤,忠勇无双,此乃武将本分,朕心甚慰!”

武帝先是肯定杜清晖的战功,随即话锋一转,“然,朕今日要赏的,并非你斩将夺旗之功,而是你为我大唐带来的……社稷之瑞!”

满大殿的众臣皆屏息凝神,李三娘她站在自己个儿的位置上,这会子心中也是有些惊讶的,不知是何等的“社稷之瑞”?

“杜爱卿三年前自海外险地带回‘地瓜’一物,”武帝的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郑重,“朕已令司农寺在皇庄秘密试种两载。

此物不择田地,耐瘠耐旱,山坡丘地亦可生长,且产量极高,亩产数十石乃至更多!

其块根可为主粮,茎叶可为菜蔬,能活人无数!”

“轰!”

地瓜的特性从武帝口中说了出来,一整个儿大殿的文武百官终于是忍不住爆发出了一阵巨大的惊呼声和议论声来!

W?a?n?g?阯?发?布?y?e??????ù???€?n??????????????o?m

亩产数十石?不择田地?

这简直是天赐的神物!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唐各州府里那些贫瘠的山地、干旱的边陲,都能种出足以果腹的粮食!

意味着在大灾之年,朝廷有了更多的底气去应对饥荒!

这意味着大唐的人口承载力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级!

其战略意义,甚至不亚于开疆千里!

杜清晖带回的,不仅仅是一种作物,而是给大唐这个庞大的帝国开了又一道保险,这就是给万千生民的活路!

“杜爱卿此功,非战功可比,乃活国之功!”

武帝斩钉截铁的继续说,“朕要加封杜清晖为苏国公,食邑千户!

赐匾‘功在社稷’,赏黄金千两,绢帛两千匹!”

这份封赏,厚重无比,国公之位,已是人臣极致!

但满大殿的百官无人觉得不妥,与地瓜这一作物带来的巨大价值相比,再厚重的封赏也显得相得益彰。

“圣人谬赞,此乃臣在海外偶然所得,能于国有利,臣亦欣喜万分,不敢居功至此!

杜清晖挺直身板对着上首的武帝谦逊道。

地瓜的重要性,哪一个异人不知道呢?

杜清晖他当然深知此物的重要性,听到武帝所说,他的心中亦是澎湃。

一场大朝会,武帝擢升李三娘、毕琼岚、常思远,重赏杜清晖。

这四人,一位护佑万民生命健康,一位增产天下粮仓,一位革新工具传播文明,一位带来战略新粮。

他们的领域不同,性别不同,出身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大唐的繁荣稳固,做出了实实在在、影响深远的巨大贡献!

武帝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天下——这才是大唐最需要的人才,这才是值得尊崇的功绩!

大唐的强盛之路,正是由这样一个个坚实的脚印铺就而成!

朝会散去,武帝在大朝会上给四人封赏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飞向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飞向大唐的四面八方。

人们议论着那位传奇的女医官,那位增产的女农官,那位巧思的工匠官,还有那位带来祥瑞的国公爷。

他们的故事和他们所带来的改变,正悄然塑造着一个更加繁荣、更有韧性的伟大时代!

退朝之后,李三娘走出了宣德殿。

一出宣德殿,步入到那一片灿烂的独属于二月的阳光里,李三娘她就能清晰的感受到身后那些郎官们目光的重量——有灼热的钦佩,有冰冷的审视,亦有复杂的权衡,更有重如万斤的嫉妒!

二月的阳光洒在李三娘她身上所穿的绯色圆领官袍上,熠熠生辉。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