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女人了,女子又为何不能做官,怎的就不能做高官了?
再说了,李三娘她又不是没嫁过人,不过就是和离之后,不再二嫁了就是。
哪怕女子不嫁人,那又如何?
就是男子不娶妇,又怎样?
只要你交得起税银,只要你不在意旁人眼光,你有能力过得好,还能不后悔,那不就得了。
可不知李二嫂她这是怎么了,竟在那日之后,便彻底陷入到了自己的世界,时哭时笑的;
好的时候她与常人无异,坏起来的时候那便是哭闹不休。
更严重的时候,她甚至生活都无法自理,吃喝拉撒都需要人伺候照顾。
李二兄不忍将她长期锁起来,只能日日带在身边,亲自煎药喂饭,擦拭身体。
李二兄他本也是一个有本事的医师,如今却被困在这一方天地里,与一个神志不清的妻子相伴终老。
这份长久的煎熬,消磨了他的意气,也让他与外界渐渐疏离。
但终归还是李母的那句话——既然你选了她,那你就得好好待她。
李五郎这个儿子倒是孝顺,他本就在科考之上没什么天赋,于药学一途倒是有些天分,如此他早早就放弃了科考的念头,安心的留在了李二兄的身边学习医术;
之后就顺理成章的接手了李家医堂和药柜的日常经营,在长安做了一个普普通通、却也安稳踏实的医师,算是延续了李家在长安城最根本的医道。
而李二兄的长子李三郎,他们一家倒是唯一明确会长久的留在长安城里的。
他和孙燕霞所开的药膳生意经过多年经营,已在长安城中打出了名号,光顾者多是达官贵人,很是赚钱。
孙燕霞她也是个精明能干的,将家中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至于李四郎他则走了另一条路。
他终究不是读书考科举的料,反而对药材买卖产生了浓厚兴趣。
借着李三娘的关系,他早年去了刑瑜那规模愈发庞大的商号里学习。
几年历练下来,他眼界开阔,手段灵活,竟真的在这一行当里闯出了名堂。
后来,他离开了刑家商号,凭借积累的人脉和本钱,自己做起了药材生意,天南地北的跑,收购各地特色药材,运往需求旺盛的地区。
他很少回长安,每次回来也都是行色匆匆,给家中长辈和兄弟姊妹带上些各地的土仪,说些外面的见闻,然后就又像候鸟一样飞走了。
而今日,能来这君又来酒楼赴宴的,也就只有即将启程去边城的李大兄和李大嫂,和留在长安城里的李二兄、李五郎还有李三郎一家了。
至此,李家三兄妹,以及他们的七个孩子,如同蒲公英的种子,被风吹向了大唐的四方。
他们在大唐的东西南北,过着各自或精彩、或平淡、或艰辛、或安稳的日子。
而在离开长安之前,李三娘她却是还有一个地方要去。
第1001章 “你做到了。”
长安的清明,总带着一种独特的味道。
不再是严冬的酷寒,也尚未到春深的浓艳,风里还裹着料峭的凉意,吹在脸上,却已能嗅到泥土解冻、草木萌发的生机。
细雨飘洒,如烟似雾,将整座长安城笼罩在一片灰绿色里。
已经年过四十五岁的李三娘,坐在由老十所赶的马车上,正出了长安城往城外的官道去。
她要去干什么?
在离开长安去往江南之前,她还有一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