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与现实对照,秋蘅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愤怒,痛恨,失望……种种情绪交织拉扯,最终化为兴奋。
这是她自从背负起这个重担从未有过的感觉。
怎么会兴奋呢,如山重任,昏君奸臣,蝼蚁百姓,酒肉高门。
痛恨和无力才是正常的。
但此时独坐于黑暗中的秋蘅,想想书上方相要做的事,感受着怀中所藏之物,却有烈火烧尽心中颓丧,生出豪情来。
怕什么呢,她见过将来,活在现在。有机会凭一双素手,一腔勇气,去杀遗臭万年的奸佞,去救无数后人惋惜的英雄。
无论成败,尽力而为,她秋蘅都没有白活。
天亮了。
急促的脚步声响起,薛寒接到了胡四的急报。
“大人,夜里进了方相府的三人,其中一人城门一开就出城一路向北……留在城中的二人暂时在客栈落脚,其中一人说了句齐语……”
“齐人?”薛寒挑眉,很快安排下去,“城中二人悄悄盯着,不要惊动他们。出城的那人直接拿下,带回皇城司……”
“是。”
胡四领命而去,薛寒走到院中,望着相府所在方向陷入沉思。
阿蘅住进了相府,北齐人也进了相府。
阿蘅,齐人,方相——
薛寒在院中石桌旁坐下,吩咐手下取来棋罐,拈起棋子,闭目回想。
街上偶遇,阿蘅拜托他调查撞死养父的纨绔子,后来查出那人是韩悟之子韩子恒。
韩悟——薛寒捏着棋子的手顿了顿。
韩悟与阿蘅的联系是韩子恒——不,不仅如此。
电光石火间,薛寒脑海中闪过一幕。
韩悟被人射杀于城外,满城戒严,回城马车中的少女被城门吏逼出来,接受盘查。
他问:秋六姑娘今日出城了?
她答:去大福寺上香。
他走在她身边,嗅到了淡淡血腥味。
黑子晶莹,轻轻落下。
第169章 拷问
黑子落在棋盘上,薛寒在心中默念:韩悟。
他又拈起一枚棋子。
这之后,阿蘅与袁成海的妾室有了来往,为三名妾室调制香粉。不久后,袁成海与人在丰味楼饮酒时暴毙身亡。
棋子落下,薛寒喃喃:袁成海。
第三枚棋子被拾起,久久停留在少年指尖。
黑与白,格外分明。
有了前面两枚棋子,几乎不用思索,一个人就自然浮现于薛寒脑海:方相。
阿蘅进相府是为了杀方相?
那齐人夜入相府,与阿蘅可有关系?
韩悟,袁成海,方相——
薛寒想着三人所为,有了判断:阿蘅定然不是北齐细作。有这三人在,受难的是大夏子民,除掉他们对北齐来说反而是损失。
那阿蘅背后又是何方势力?
指尖棋子落下,薛寒生出一个念头:或许该与阿衡开诚布公聊一聊了。
临近傍晚时,出了城的齐人被皇城司的人追回,押送到薛寒面前。
薛寒坐在椅子上,看着被推到地上的男子。
男子看起来三十岁左右,平平无奇一张脸,丢到人群中就分不出来了。
“齐人。”薛寒冷淡吐出两个字。
那人猛地抬头,哭喊否认:“冤枉啊,小人就是个行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