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韶女学已经开办了三年,一向平安无事,就连昔日笼罩在废王府上空的不祥诅咒,都已经被人渐渐遗忘。
如今却突然传出闹鬼流言,要是处理不当,御史们难免又要参来参去,给这座来之不易的女学使绊子,所以同安公主才会生气又着急。
沈令月和燕宜进入云韶女学,不由哇了一声。
“这里可真大。”
毕竟曾经是按王府规制修建的大面积宅邸,同安公主又出钱修葺改造,保留了原有园林景观的同时,又增加了诸多课室、学舍、膳堂等处。
同安公主是云韶女学名义上的山长,但在具体管理方面都由这位名叫桃李的女官在负责。
桃李为二人介绍:“云韶女学只招收六至十六岁的女学生,按照年龄和课业进度划分为初、中、高级三处课堂,只要学生想继续深造,最多可以在这里求学十年,期间食宿全免。”
燕宜若有所思,询问:“这里的学制和国子监似乎不太一样?”
同安公主听到解释了一句:“确实,这女学的设想还是我家先祖提出来的,就写在《实录》中,以供后人参考。”
太祖朝就有意创办女学,只是当时王朝初定,天下百废俱兴,最要紧的是休养生息,繁衍人口,恢复经济,办女学在当时的官员看来属于费力不讨好,“不必要的支出”,便搁置下来。
后来继任的几位皇帝也大多有自己的发展国策,不知是有心还是无心,总之谁也没张罗过这件事。
三年前同安公主上书开办女学,起初也是一片反对之声,逼得她不得不拿出《实录》说事,并承诺一切开支由她负责,不花国库的钱,这才堵住了百官的嘴。
——公主自掏腰包啊?那没事了。
沈令月连连点头,一边跟燕宜小声蛐蛐:“我就说太祖是咱们老乡吧,这不就是小初高吗?”
咱们可是教育大国,现成的制度搬过来用,绝对先进啊。
一行人往里走,渐渐能听到女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桃李指着远处一块空地,“那边是演武场,应该是哪个班的学生在上武课。”
沈令月惊讶:“还有武课呢?”
“自然。《实录》中说过,母体健则子女强,若是女子一个个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弱不禁风的,又怎么能生下康健的孩子呢?”
桃李补充道:“女学里的武课并不像男子学武那样辛苦劳累,旨在强身健体,锻炼体魄。”
沈令月懂了,就是体育课嘛。
说起来大邺朝的男女大防没那么严苛,女子出门逛街,打马出游并不稀奇,想来也是受开国之初的这股风气影响。
但也有一些女子认为贞静贤淑才是闺德典范,比如她家那个整日捧着书本不离手的二姐沈颂仪,那可真是比豌豆公主还娇弱,吃的比猫还少,腰围宽了半寸都要天塌了一样。
这种人不在少数,但也很难改变她们的思想——总不能逼着人家都出来活动吧?
又往前走了一段路,有稚嫩的读书声从房间里传出来。桃李对沈令月道:“那是初级学堂的丙字班课室,您外甥女韩一蘅就在里面。”
沈令月眼睛一亮,叫上燕宜,二人放轻脚步来到窗边,探头往里偷看。
“看,中间那排第三个就是我家蘅姐儿。”
小丫头穿一身蓝白相间的学子服,正眨巴着大眼睛,认真跟着老师念书,摇头晃脑的,可爱极了。
沈令月发现学堂里的女孩子们都穿着一样的衣裳,发型也是统一的两个包包头。估计是为了避免不同家境出身带来的攀比,让她们更专注于学业。
二人只偷看了一小会儿就赶紧回来了,还有正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