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和神态就给对方加了几分。
不卑不亢,宠辱不惊。
王贲暗地点点头,不错,看着是个好苗子。
有内侍迈着既轻且快的步子进来,在嬴政耳边说了些什么。
王贲察言观色,正欲告退。
嬴政一挥手阻止了,他淡淡道:“不是什么大事,通武侯也一起听吧。”
蒙毅自殿外前来,行了一礼,不意王贲也在场。
嬴政没什么反应,蒙毅据实禀报:“陛下,胶东郡有三位县令未按旨意立石刻碑,颂琅琊石刻。”
“他们知道朕的旨意而不做?”
“是。”蒙毅皱着眉头,心中也是愤懑:“他们被拿下时,臣的人在书房中找到了陛下传阅诸县的奏章,显而易见已经看过,只是心存侥幸,以为不会被惩处。”
“现在是大秦而非齐,冥顽不灵。”嬴政冷冷道:“既然如此,按律枭首示众。”
蒙毅应下,随后看了看在场众人,没有开口。
王贲和章邯闻弦琴而知雅意,知道接下来的内容不方便听,不等始皇帝开口,默默退下。
“什么事,连王贲也不能听?”嬴政自丹陛之上缓步走下,停在蒙毅面前,高大的身形几乎将蒙毅笼罩。
说来蒙毅在秦人中已经算很高了,但始皇帝站起身时比他更高。
“事关陛下声誉,不可轻忽。”蒙毅想起手下人汇报的言语,皱了皱眉,逐一向始皇帝禀报:“臣负责徐福的出海事宜。近日忙于琅琊郡守后续事宜,前日他来催促臣,只说良辰吉日就在今日,要臣速速将人、钱、船交予他。徐福既无陛下手令又无旨意,臣心中大感不惑,他缘何如此急切?”
蒙毅是嬴政亲近的侍臣,嬴政几乎可以说是看着他成长,很少见到蒙毅脸上有如此丰富的表情。嬴政被勾起了兴趣,徐福做了什么?
大殿之中只有蒙毅的声音。
“臣有罪,在徐福接触陛下时因是中车府令举荐而未曾查清徐福的来历。臣派遣的人暗中跟随徐福,发现他的宅邸之中另藏玄机,底下有地道通往别处。臣跟了他几日,终于找到他的马脚。原来徐福暗地与六国余孽勾结,企图复现郑国渠一事。”
赵高身为内官,并未离开,在一旁听得冷汗直流。他麻利地滑跪,在心里暗骂保举徐福给他之人,没忘记也骂蒙毅两句。揭穿徐福就揭穿,怎么还带给他上眼药?
什么叫“因是中车府令举荐而未曾查清徐福的来历”。
蒙毅嫌他当时没死是吗?
“郑国渠?”嬴政没在意徐福是谁举荐,只是真的被这些人的想法逗笑了。
当年韩国献上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修水渠意图疲秦,减缓秦国向东推进的速度,秦国建成郑国渠后,实力反而增强了。
六国中最先被灭的反倒是韩国......
虽然最大的原因是韩国地处秦国东出的必经之地,实力也是六国中最弱的。但很难没有报复一下的心思在里面。
拿徐福来跟郑国渠相比,一个是造福关中八百里秦川的水利工程,一个是求仙问道不知真假的方士,纵然嬴政此时心中对徐福和方仙道有不少好感,也觉得这些人真是不知所谓。
嬴政见蒙毅表情欲言又止,似乎接下来的话很难开口,直接道:“还有什么?一并说了吧。”
蒙毅艰涩道:“都是些不堪入耳,辱骂诋毁陛下和大秦的话,臣难以开口。”
“朕什么没听过?想来也不过是些让朕心情不愉的话。”嬴政一哂,这些年他都被骂过什么?独夫?暴君?
不过是失败者的无能狂怒罢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