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难啊,不是一看题目答案就 出来了吗?

……

第52章 张苍晋升之路

还未到讲课时间, 见张苍对算术又感兴趣,李昭索性将今日相里梁留的作业拿出 来 给张苍看。

只见这位以精通律法著称的张先生大略地扫视一眼,准确地将答案说出 。

李昭和祁对视一眼, 半信半疑。

眼里只有一句话:先生,你不是搞律法的吗?

张苍哑然一笑, 世人皆知儒家 大贤荀子教出 了两 位法家 代表人物,却很少 知道 他张苍也是荀子门下 。只是他不偏向儒家 , 也不偏向法家 。他自有志趣, 醉心典籍与学问。御史一职, 也方便他看文书典籍,也算得上是乐在其中。

李斯功利心太强,他张苍所 学不能为他所 用, 他一日也不会想起他。

张苍将学堂内少 年人的惊讶神 色尽收眼底,想到前些日子自己 看到的借阅法家 典籍的记录, 改了改今日的讲义。

这些时日,他的讲堂中规中矩,不越雷池一步。他完全避开秦法是否严苛、刑罚是否合理等致命问题,而是逐条讲解《秦律》中的重要条文。常人讲来 会十分枯燥乏味, 张苍学识渊博、引经据典,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跟着他的思路走。

今日,也该大胆地试一试了。

他讲了《贼律》, 将律条拆解为算题。

盗米者赃值超过 六百六十钱,会被罚为黥面,若折算赃钱不超过 六百六十钱,仅判为耐刑。所 谓耐刑,就是剃去 鬓须。剃去 鬓须对当事人而言虽然侮辱性大,但总能长 成, 脸上刺字却是跟随一生。

一线之差,天地殊途。

是以盗粟米需先校量器误差,精准地判断布幅大小 ,再根据市价折算成钱,一字一句皆要折算为数。

繁杂的数据从左耳流到右耳,直让众人觉得是墨家 先生讲学。

钟漏声响起,张苍看着台下 学子略懵的神 情,不知想什么,忽而说道 :“一线之差,或决肉刑之施否。一钱之差,或可易人之命运。尔等日后身为一县一郡主官,安可不精于算?”

李昭捕捉到什么,神 色一凛。

下 课后,张苍回到自己 上值的官署,按照记忆当中的位置,摸出 来 一份竹简。

今天将算术与律法相结合,他越讲越是激动。

忍不住来 看看自己 心中的经典。

竹简上汇集了一百多个算数问题,涵盖方田(计算矩形田地的面积)、里田(由田地的长 宽求面积)、程禾(根据粮食产量征税)、妇织(计算工作效率)等方面。

这些问题对于普通人而言一辈子也接触不到,但对张苍而言,只是这样还不够。他隐隐觉得这份名为《筭数书》的竹简还不够系统和标准。

他或许应该对其修改、增补,但他找不到这样做的理由。

张苍摇了摇头,大秦重视律法,算术一途如今虽然登入咸阳学宫之中,但他看不出 能否长 久,他终究还是将《筭数书》放了回去 。

-

李斯的书房灯火如昼,他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