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上那一大群唧唧喳喳吵闹的麻雀顿时呼朋引伴的飞下来,落到鸭群中,奔奔跳跳,相互追逐,抢着啄食。
这个时候小斑鸠也从隔壁飞了过来,而赵教授也不出意外的出现在门口。
“小浩,你家里的镰刀借我用用,等下我到河滩上割些芦柴弄个篱笆墙将院子围起来。”
“又咋回事了,你那院墙要的芦苇可不少呀,估计要忙乎大半天呢。”刘军浩赶忙给他递了一把椅子。
“还不是刘老三家羊羔子闹腾的,这些天就盯着我的菜地了。稍不留神四五只羊就跑过去啃,春上种的几垄洋白菜被它们啃了个精光。”赵教授极其郁闷的说道。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也不好意思跑到人家说。
刘老三家的母羊开春的时候一次下了五个羊羔,当时村里人还很是传了一阵子呢。
现在这羊羔正是半桩子的时候,还够不上拴,因此就在村里村外撒野,很是令人头疼。
“那是要弄个篱笆墙,要不我跟你一起去吧。我屋里有拉车,等下弄出来将车胎打好气,用它装芦苇,只要两趟就行。”
“嗯,这样省事多了。”赵教授说完两个人就到偏屋去抬拉车。
拉车也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由大车演化出来的。重量比大车轻上许多,平常就用黄牛或者毛驴牵引。如果实在没有牲口,人也可以拉。
“你小子,这拉车多长时间没有用了?”将车子抬出来后,赵教授指着早已经干瘪的车轮直摇头。
“平常我根本用不到这东西”刘军浩说着从屋里找出气筒打气。这拉车印象着从老刘头死后就放在了偏屋里没有动过,如果不是为了拉芦苇,恐怕它就彻底的退休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改造运动
网?阯?F?a?布?y?e?i??????????n??????????⑤??????ō?м
这个季节割芦苇比较麻烦,一大片一大片的全部是新旧交替。那些刚长出的芦苇已经有一人高了,不过却脆嫩脆嫩的,即使收割了也不能当篱笆用。于是赵教授两人只能一根一根的挑老芦苇割,非常费事。
忙乎了半个小时,两人才弄了一小捆,刘军浩顿时来了脾气,将镰刀一扔说道:“咱们这样割太慢了,直接新旧一起割过去吧,等割完了再挑老芦苇。”
“这样不好吧,芦苇荡毁掉多可惜。”赵教授却有些犹豫,他是从保护环境的方面考虑的。
“没事,这芦苇荡长得快,过不了十来天又齐刷刷的长一茬新芽”刘军浩却比他更熟悉芦苇的习性。
赵教授听他这么一说,也点头同意。
这样一来,两人的速度明显加快,三下五除二,就堆了一个半大的草垛。
五月的芦苇丛中,鸟儿多的数不清。那些水秧鸡子、青庄、芦喳子不时被他们惊动,成群的扑棱着飞起,在天空盘旋一阵后,又箭一般地扎进茂密的芦苇荡深处。
刘军浩正在埋头忙乎呢,突然听到赵教授的呼唤,说是在芦苇丛中发现了一个大鸟窝。
“这是青庄窝”刘军浩只看了两眼就肯定的说道。
青庄一身白羽毛,个头比较大,平常喜欢在树上或者芦苇丛中做窝。这东西做出的窝很粗糙,在树上做窝的时候用些干树枝还有枯草随便搭搭篷篷就算了事,稍微有点大风都有可能将鸟蛋刮到地上。
不过它们在芦苇丛中搭的窝却比较精细,一般都是将几根芦苇缠在一起当支柱。然后又噙来枯草捆扎在距地面两米高的芦苇中部,里边再铺上苇叶,看上去就好像是空中楼阁一般。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