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秦长庚!不许把私房事写在纸上,万一被旁人瞧见了,脸皮还要否?”

她还特地在信纸上画了个不满的颜文字(◣_◢)

他回曰:“……小画甚是可爱,视之如见卿卿。吻之。”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信鹰稳当非常,无人能窥之一二,卿卿且把心放回肚子里罢。”

“回信予吾,吻卿千万。”

……

大军离开的起初,黛黎每一天都能收到秦邵宗的信件。但慢慢的,每日变成了隔日,再变成了隔几日。

黛黎知道,他是越走越远了。

此番她留在渔阳,既是做大军的后勤工作,也还需办一件要事:

给州州和茸茸订婚。

这个时代的望族婚事繁琐非常,走三书六礼需走很长时间。前面纳彩问名和纳吉纳征等,都由黛黎一手操办。

等这些事忙完,不知不觉一个季度过去了,时间也来到了丰收的秋季。

得益于去岁的大丰收,肥料的推广不费吹灰之力,北地百姓都知晓这是一样能猛增自家田地粮食产量的利器。

好东西自古均被争抢,哪有推出去的道理。因此今年大丰收后,新一轮的堆肥无需黛黎广贴告示,也无需敲锣打鼓催促,北地的家家户户都热情高涨。

堆肥需要粪土,那段时间渔阳和其周边城市街道分外干净,路上不见任何牛马粪便。哪怕是新粪刚落地,那热气还未散呢,就被人拾走了。

不得不说,堆肥的推广在某种程度上为城市卫生出了一份不小的力。

……

另一边,黛黎将今岁丰收的粮草整理好,便带着施溶月,和行军教授金多乐一同押送粮草南下。而在她南下去长安之前,已收到秦邵宗告诉她要开战的来信。

战事将启,不再是行军途中,往后的来信会减少一些。希望她谅解,更希望她别忘了想他。

果然,在这封代表着“战火已燃”的家书后,南方来信的频率的确降低了许多,有时半个月才有一封信。

他来信慢,黛黎倒如常去信,七日一封,有时让信使送,有时让飞回的信鹰送。

信里告诉他小辈订婚的事,和他说渔阳的金秋,也说自己即将南下。

黛黎前往长安那一路也在传信,她得知他领军成功拿下天门关,一路长驱直入,连破数城;也知晓他设局斩了某个来偷袭的荆州敌首,和从蛛丝马迹中发觉青莲教和荆州牧刘湛搅在了一起;还知晓两个儿子分别立了什么功。

黛黎抵达长安时,南边的战况愈发激烈,以秦邵宗为首的北地军脚步不停,继续深入,隐隐决出高低。

战局的推进带来了不少连锁反应,具体表现为,太尉府每日都能收到好几箩筐的拜帖,欲登门拜访者多如过江之鲫;长安某家举办什么盛宴,总少不了给黛黎派请帖。

她人到不到另说,但一定会请。

那些纷纷扬扬如雪花的拜帖黛黎接的极少,宴会也仅去过两三回,参与不多。望族见请不到她人,干脆改道送礼。

人请不到,礼总要到的。

金银珠宝,稀世珍玩总该喜欢了吧!

以如今的战况,北地势力很可能再一步坐大,待她男人凯旋,说不准得改换乾坤。如今多给他夫人送礼,让她到时吹吹枕头风也好。

算盘打得很响,响到黛黎耳边去了,被她直接拒收。

她对珍贵摆件没兴趣,首饰倒很喜欢,但君侯府多的是,黛黎房中妆匣里摆的,哪件不是价值连城。至于其他,再稀奇也稀奇不过现代的高科技。

因此黛黎完全心如止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