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廖厂长,咱们要居安思危,现在国内引进化纤生产线,急需外汇,我们应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并且在海外市场累积口碑。”

廖厂长笑着摇摇头:“怎么会有危机?人们总要穿衣服。”

秦想想:“等化纤生产线建成之后,国内纺织品产能提上来,人均每年有十五米布,供大应求的时候,就需要依赖海外市场了。”

“人均十五米布?”廖厂长瞪大了眼睛,“秦厂长,你也是真敢想啊!”现在人均每年大概也就五米布左右,能做个一两套,两三套衣服。

秦想想:“我们工厂现在也生产涤纶和涤棉混纺,所以知道这个事情,等七六年左右,化纤生产线建起来了,每年都有大量的化纤原料,能生产更多的化纤布,或者混纺布……”

“秦厂长,你说得有些道理,不过别怪我没提醒你,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对外棉纺织品卖不上价,在外国棉织品属于低档货。”

“就算你们制成成衣——那也卖不出去,人家嫌你棉布花色土。”

“咱们的棉纺成衣卖不出去呀,只能卖低价原布,很亏的。”

虽然廖厂长承认秦想想说得有点道理,但他还是想劝说对方不要折腾蹦跶了,没用。

如果真到了棉制品供大于求的时候,到时候……自然有办法吧?

第134章 印花 这可真是遇见宝贝了!

广交会一共举办三周, 分为三期,展览五天之后,暂停两天修整摆放展位, 参加广交会的外销员, 个个都是精挑细选, 每个外销员在展会之前都要专门统一理发修剪指甲, 并进行一定的礼仪训练。

在七十年代,国内的很多产品远销海外, 比如生活用品自行车、热水瓶、缝纫机、闹钟、玩具、乐器……还有解放牌的汽车, 红旗小轿车等等,全都远销海外。

第三期广交会主要商品是纺织品和玩具乐器等品类的商品。

“嫂子, 我们来得正是时候,早两天听说那些国外采购商都找不到住的地方,全都要睡在招待所大厅过道里!”

“走了一些人之后, 这两天人又多了起来。”

“今年年初的广交会, 有一万多个境外采购商!这次秋季广交会也有上万人!”

得亏她们还有介绍信, 留了相应的招待所房间,要不然就要跟那些境外采购商一样打地铺睡大厅了。

“听说每年广交会的时候,都是羊城最拥挤的时候,到处都能见到外国人。”

也就在这短短二十一天的时间里,足足有上万名境外采购商进入国内参加广交会采购商品, 也可谓是亚洲的盛会。

从一九七一年起,广交会的境外采购人员就已经突破上万人, 因为七二年和立本国外交正常化,这一次秋季广交会,立本国过来了大概两千三百名的立本采购商。

不过这些立本采购商在纺织品方面都倾向于采购真丝印花丝绸制品。

杨知夏与何经理带人布置展位,与展会外销员沟通, 在开展的前一天,几乎整个厂里所有人都没睡着觉,期待第二天的开幕。

这天早上六点,大部分人都醒来了,有的人还挂了黑眼圈,显然一夜没睡着。

来到展会地址,已经站满了近百国家的数千名采购商,所有人都踏着激昂的革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