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家贡品。

秦想想:“我的老天!”

“我们这是造出什么宝贝了??!!”

“厂长,我们厂里织出来的这些布也太漂亮了,这都成丝绸了吧?”

“而且加了化纤料混纺后,更容易打理,耐磨耐穿不缩水……还降低了成本。”

……

但是现在新问题来了,秦想想喃喃自语道:“这么好的布料,用普通化工染料,我都感觉是一种糟蹋。”

很多染料,色彩饱和度和纯度太高了。

秦想想记得国外有什么莫兰迪色?是一种低饱和度的颜色特征,让视觉感更加柔和,也更适合高档面料。

……也许可以考虑采用天然染料?

第151章 浪涌纱 好歹毒的减脂哥! W?a?n?g?址?f?a?b?u?页?ǐ???????è?n???????2?????????o??

秦想想跟厂里的师傅说:“我想使用天然染料, 比如蓝草、乌桕叶、栀子果、茜草……这些以前的天然染料来调色印染。”

工厂里的年轻师傅目光呆滞了,“现在都有了工业染料,咱们这是又返祖了吗?用上老祖宗们染色的方法?”

“也不都是工业染料好, 天然染料有天然染料的好处, 你们看古代龙袍, 还不也用栀子黄和其他天然材料染出来的, 这可是给皇帝用的好东西。”

秦想想:“咱们已经学习了马王堆的纹样,不如再学学老祖宗的染色方法, 这叫古为今用!”

“而且这也叫节俭!乌桕叶古代可是平民染色的方法, 现在很多农村也都用的是古法染制,苏木、乌桕叶、还有牡蛎白, 这都是路边寻常的便宜玩意。”

“这也是变废为宝!”

秦想想打着古为今用的旗号决定使用天然染料,她的提议意外得到了孟师傅等几个老师傅的赞同,像是孟师傅和容师傅, 都是年轻时候见识过大上海十里洋场的人, 当然知道什么叫做好东西。

孟巧云:“好, 我喜欢栀子黄染出来的颜色,我年轻时候亲手染过,栀子黄和靛蓝还可以调成绿色,我很喜欢豆沙一样的绿色。”

容师傅:“那些工业色彩我都看腻了,今儿咱们返璞归真。”

廖玉梅:“这织机我改造好了, 纺织出来的泡泡纱——咱们别取这些讨人厌的洋名字,因为这织机用专门渔船旧零件改的, 纺织出来的布又有凹凸起伏,从此后就叫浪涌纱,东海浪涌纱,代表着东海渔民的智慧和勇敢!”

秦想想惊呆了, 这沪市老师傅的智慧真是令她膜拜,这泡泡纱是从世纪初传入沪市的,也是根据英文名,而叫这个名字,到底摆脱不掉“洋”字。

现在她们厂里的泡泡纱也不单是纯棉泡泡纱,而是变成了涤棉混纺的材质,改名东海浪涌纱,实在是绝妙,非常绝妙。

“好,那我们就开始研究天然染色,靛蓝、乌桕叶、茜草、栀子黄、苏木红……很多天然染色的方法,能染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我得找找马先生那边的人,派几个美术生来帮我们调制颜色。”

秦想想猜测学美术的应该也都知道莫兰迪,让他们就调制一些饱和度低的莫兰迪色,尤其是乌桕叶,轻染可以成灰色,重染成墨色,同时也能衍生成浅黄、深棕和灰绿色。

秦想想:“府绸衬衫用纯色更好看,胸前和袖口可以点缀上刺绣,绣上马王堆的纹样,藤蔓花叶,衣服上还得加上我们飞燕纺织厂的标识。”

在衬衫剪裁方面,使用靴子国的高级衬衫工艺,再加上天然染色和独特的刺绣印花,这玩意穿在身上,秦想想都不知道自己该是多么快乐的女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