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么要杀朝鲜的将军”吧?

既不追问,也不追责,还给人升职,这不就是乐见其成?

【刘弗陵:……】

这次的沉默,是因为霍光也不确定先帝与涉何之间是否有“默契”。

所谓默契,就是不明说而暗中契合。

既然没有明说,霍光当然也就无法给出准确的答复。

“大将军,你认为以阿父的为人,会是与涉何早有默契吗?”

先帝逝世时,刘弗陵尚且年幼,他不确定阿父是怎样的人。

“望陛下恕臣不能作答。”

刘弗陵:“……”

他已经知道霍光的答案了。

………

刘弗陵的沉默,让刘彻知道涉何所为有可能出自他的授意。

于是刘彻也默然了。

一则他确实认为朝鲜已经成为祸患,早已有亡朝鲜之意。

二则涉何做的这件事,如果不是被秦念用来讥讽他,他还真不觉得是错。

朝鲜不肯奉诏,就已是逆贼。

刺杀逆贼怎能算是过错?

………

刘邦却是大笑不止。

显之事令他不喜,但说到刘彻的汉使——

刘邦倒是希望他派出去的汉使也是这般作风。

唯有强国的使臣,才能如此行事!

大宛之事,以大汉击破大宛、威震西域告终。

这朝鲜又会是什么结果?

【秦念:朝鲜怨恨涉何,就发兵袭杀了他。】

【秦念:刘彻,你猜你接下来会怎么做?】

【刘彻:刺杀汉臣,伐之。】

大宛国远且不知其兵力。

但朝鲜,小国也,毗邻大汉。

竟敢袭杀汉臣,不亡朝鲜何以立国威?

刘彻直接给出了答复。

就算是涉何先刺杀朝鲜裨王长又如何?

那也是朝鲜对大汉不敬在先!

【秦念:还挺有自知之明。】

【刘彻:……】

自知之明看似褒义,但出于秦念之口,刘彻当然知道这不是好词。

【秦念:元封二年秋,也就是十年后,你派楼船将军杨仆渡海、左将军荀彘出辽东郡,两路讨伐朝鲜,两将军也各打各的。】

【秦念:荀彘被堵在浿水过不去,杨仆不等荀彘到位,擅自领着七千人攻打王险城,溃败,十多天后才重新收拢溃卒。】

【刘彻:……】

刘彘没直接骂这两将军是废物,是因为荀彘是他的侍中,正随卫青在塞外征战,是他较为宠幸的将领。

两军虽“各打各的”,但两个方向夹击朝鲜,本就难以协同。

目前只能看出杨仆冒进,以至于溃败。

荀彘虽未能击溃朝鲜守军,但秦念也没提他战事不利。

【秦念:不过没关系,朝鲜是小国,虽然这两将军这仗打得丢人现眼,但大军压境足以吓跪卫右渠。】

【秦念:你派去的使者一到,卫右渠当即表示投降,让太子带着五千匹马与军粮来汉朝谢罪。】

【刘彻:……】

刘彻现在知道秦念为什么讥讽杨仆荀彘二人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