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故李世民有此问。

倘若许负相面亦为假,这相面之说可休矣。

………

假。

秦念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很简单:

作为现代的皇帝聊天群,既然这么追究真实性沉浸感,那就一定会依据科学发展观。

最重要的是——

她多次反对天命论,甲方还继续雇佣她,显然这是尊重科学的甲方。

那大家手里的剧本就都应该尊重科学。

【秦念:《史记》《汉书》皆没有记载许负被封为鸣雌亭侯。刘彻,她封侯了吗?】

鸣雌亭侯最早见于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引述《楚汉春秋》。

《楚汉春秋》是西汉陆贾所著,就是那个多次出使南越,劝赵佗臣属汉朝的陆贾。

他所写的这本书早已失传,只见于《史记索隐》等书。

秦念不认为许负曾被封侯。

《史记》明确记录了许负为刘恒之母薄姬、周亚夫两人相面,却没有记录许负封侯。

其次《楚汉春秋》记录的是“高祖封许负为鸣雌亭侯”——

然而汉高祖的太子是刘盈、更易太子时想的也是刘如意,不是刘恒。

他不可能因为许负对薄姬的相面给许负封侯。

许负为刘邦相面更是未见于任何正史。

既然许负的相术没有在汉高祖时期体现出来,那么汉高祖又怎么会封许负为鸣雌亭侯?

更别说东汉才有亭侯这个爵位。

至于汉文帝时许负给邓通相面的说法,这并不可信。

《史记》的原文是“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没有提及许负之名。

有趣的是如果把这次算上,那么邓通和周亚夫的“相面”就有着相当惊人的巧合:

都是在汉文帝刘恒时期发生的预言,都应验于汉景帝刘启时期,且都不是完全应验。

邓通之死在《史记》的记载是“寄死人家“,也就是死在寄居的别人家里,死前身无分文。

但他不是饿死的,因为“长公主乃令假衣食”,即馆陶长公主赐他衣服和食物。

而周亚夫虽然是绝食而亡,但时间和预言内容对不上。

基于相术不科学的原则,秦念有理由怀疑这两起预言都是“大汉棋圣”刘启的杰作。

至于汉景帝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可能是想表达“这两人都是命中注定要死的,不是朕非要让他们死”。

不完全“应验”,则或许是为了留点破绽,防止后世太过信任相士。

当然,这纯属秦念的猜测。

【刘彻:许负封侯?这又是谁在编造谣言?】

秦念点点头,看来这个群的基调就是科学。

【赵匡胤:后世朝代编的。】

【赵匡胤:武曌。】

赵匡胤原想直接说出司马贞之名,可惜被天幕所阻。

后来灵机一动,将以上两句话分开说,竟然成功说了出来。

………

秦念记下这一点。

原来两句话分开说,也可以视为绕过规则。

【武曌:?】

秦念理解武曌这个问号。

司马贞生于679年,武皇去世时他也才二十七岁,这时候大概率还没有编写《史记索隐》。

其实也不一定是司马贞编的,有可能是《楚汉春秋》在流传中掺入伪史,对他造成了误导。

【李世民:竟是谣传出许负封侯?那许负相面?】

【秦念:第一次相面是说许负给薄姬相面,说她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