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元狩”。

四年过去, 刘彻原已认定那就是只白麟。

直到现在被秦念揭露真相——

秦念肯定是盗了他的茂陵, 才如此确定那是一只鹿!

以上只是刘彻恼怒之下的恶意揣测。

实则他记得秦念所说的“你的茂陵早就被真正的盗墓贼挖塌了,朕想保护性挖掘都不好挖”。

可见极有可能是他以那只“白麟”作为陪葬,被盗墓后“白麟”的尸骸或”白麟为鹿“一事流传在外,为秦念所知。

【李世民:呃……】

李世民无奈。

果然, 所谓神异不是如汉高祖那般刻意编造, 就是汉武帝这般指鹿为麟。

神异之说果真全然不可信。

【秦念:刘小猪, 你比你祖宗强点,至少编神异时还挺讲究写实,就是可千万别把自己给骗了。】

秦念觉得汉武帝编造神异时写实,是因为“五蹄”这个描述。

在此之前古代对麒麟的描述并不包括五蹄。

汉武帝大概率是真获得了一只多趾白化鹿,才会有这么写实的描述。

鹿是偶蹄目, 两主趾两悬蹄, 汉武帝发现的那只五趾鹿应该是基因突变或者返祖。

得到一只长得奇怪的鹿之后, 就认定那是一只麒麟,作诗、改年号、外加建麒麟阁。

这是迷信的汉武帝干得出来的事情。

后来汉宣帝刘询在麒麟阁悬挂十一功臣画像,麒麟被赋予功臣的隐喻。

比如杜甫的诗“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刘邦:……】

【刘彻:你还是继续说李世民的功臣吧。】

改昵称无果反遭揭底,刘彻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秦念:二凤,史书记载房玄龄曾因小错回家闲居,是褚遂良劝说你将他诏回。】

【李世民:这是朕的过错!】

虽然此事尚未发生,但既然是因为小错就罢免重臣——

李世民迅速认错。

只要他认错得足够快,秦念就不好过于嘲讽。

【刘彻:这么个君臣相得?】

知道“二凤”的由来后,刘彻更看李世民不顺眼。

文采好了不起吗?

【秦念:不,朕说这段话不是要指责二凤,而是史官隐史的问题。】

【李世民:何意?】

【秦念:房玄龄的“小错”被隐去,反倒是褚遂良劝你继续重用房玄龄的长篇大论记录传世——贞观十年起,这褚遂良从秘书郎迁起居郎。】

秦念是真看不惯儒家记史的方式。

春秋笔法,指的是用不同的词描述事实、记史时或详或简来暗藏褒贬,以体现“微言大义”。

在古代,甚至到现在都有很多人认为这么记史没有问题,能够“惩恶劝善”,是“贤人笔法”。

但问题来了,这惩的是哪家思想认为的恶,劝的是哪家思想认为的善?

史书,最应该做的是公正记录。

就算要表达个人思想,大可以在附录中写上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暗搓搓地“详略得当”。

有句话叫做“‘要断章取义’取自‘不要断章取义’”。

儒家史官这种做法,必然导致史书变成儒家传播思想的工具,而不是客观记录当时的事实。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