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关中、陇右、河东、河北、河南等,占当时大唐疆域的七成以上。】
有人依据《大唐创业起居注》判定李世民刻意窃取李建成的功绩,但秦念并不这么认为。
这本起居注记录李渊起兵到称帝的357天的历史,所有记载围绕李渊展开。
为了体现李渊的英明领导,才会去记录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战绩,且只会记录李渊派遣他们出战并取胜的那部分战绩。
——同样参与长安之战的平阳昭公主就没有被记录于这本书,大概是因为李渊的安排是召她去太原,但平阳昭公主主动留在关内招募义军。
这是起居注的特点:仅关注帝王本人。
《大唐创业起居注》中与李建成相关的战役有三场:
西河之战,“大郎、二郎”九日定西河。
霍邑之战,“大郎、二郎”反对撤退并给出诱敌之策,分别领左右军断宋老生后路。
长安之战,“京城东面、南面,陇西公(李建成)主之;西面、北面,敦煌公(李世民)主之”。
《旧唐书·太宗本纪》中这三场战役都没有提及李建成的功劳,只在霍邑之战提及李建成坠马败退,这被视为李世民窃取李建成功绩的证据。
但《旧唐书·高祖本纪》记录霍邑之战的时候,也只有一句“高祖引师趋霍邑,斩宋老生,平霍邑”,同样没有提及李世民和李建成的贡献。
《旧唐书·隐太子建成列传》隐去了霍邑之战,但明确记载“引兵略西河郡,从平长安”,这两场战争也同样没有提及李世民。
在提及功绩时没有带上其他人,这是因为历史人物的纪传只会重点描述本人。
以上都是纪传体史书的特点,并不能因此认定唐太宗窃取功绩。
【刘彻:……】
早知道“这天下本就是他打下来的”这句话是写实,刘彻必不会质疑李世民的治军之能。
篡位前以武将之身攻占七成以上的疆域。
篡位之后,李靖的战功源于李世民择其为军事统帅。
秦念对李世民治军的推崇,显然并非出于私心。
【李世民:非朕一人之功,皆为众将士竭诚奋勇,戮力同心之故。】
此时李世民总算是收拾好心情,可以再次与秦念相谈。
【秦念:将士愿意与你戮力同心,那也是因为你以身先之且同甘共苦。】
曾与陛下共同征战的大唐将士皆忆起往昔。
以身先之。
陛下领兵作战,常将骁骑冲阵,所向披靡。
亦常终日不解甲,昼夜追敌以歼之。
主将“每战,亲被甲胄为士卒先”,将士们又岂能不为之鼓舞,拼死作战?
同甘共苦。
“每行军顿止,必先巡阅营垒,士卒未食,未尝先餐”,“有卒病疽,太宗亲为吮脓”,“与军士皆露宿于野,雨雪不张盖”。
是故将士们都愿意为陛下效死。
身在襄州任都督的尉迟敬德同样感触极深。
当初他与寻相举城降唐,寻相与刘武周手下的降将都叛唐,唐军其他将领都认为他也会背叛,就将他囚于军中。
屈突通、殷开山认为他会因为被囚而产生怨恨,建议陛下杀了他。
唯有陛下信任他,不仅命人释放他,还亲自赐他珠宝,告诉他如果想要离开,这些财物就是路资。
在那时,尉迟敬德就决意效忠陛下。
【李世民:谢秦皇盛誉!】
确认秦念此言并非欲抑先扬,李世民坦然受赞。
心结已解,现在的他更加自信。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