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此之前,他们都认为武功自是比开疆拓土,文治应是比较各朝富裕程度。

可秦念却骤然拉出一个他们未曾设想过的文治计算方法。

文盲率?!

此时众人都想起了秦念的科举制——

那些遍及各地的里学。

………

秦念编造文盲率为六成以下,是参照开国时文盲率为80%,而1964年为38.1%,取中间值。

网上说明朝的文盲率在70%-90%,假设这个数据属实,秦念编的“六成以下”就不足以证明自己文治第一。

但这个数字没提文盲的标准。

事实上史学界至今没能确定清朝的文盲率,就更别说距今更久远的明朝。

——清朝识字率低于1%为误传,那是新式学堂学生的占比。

秦念可以确定:以识千字为标准的文盲率,六成以下就足以碾压所有封建王朝。

1930年的《寻乌调查》记载:“女子可以说全部不识字,全县女子识字的不过三百人”。

这是农村的数据,但封建王朝的农村人口占比在90%以上,低于10%的城市人口对总体数据影响不大。

据此可以判断,封建时代女子的识字率可以忽略不计。

而男子的识字率最乐观也就30%(三名男子中就有一人认识千字),不乐观那就是《寻乌调查》的“识字二百”只占百分之二十,要是标准提高到识字一千,那就更低。

男女一同计算,各朝文盲率就必然高于85%,大概率在90%以上。

至于以通俗小说的发展来测算明朝的文盲率,那肯定不对。

因为清朝的书籍出版种类为明朝的三倍以上——印刷技术的进步将书籍的价格打下来,这才是小说行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

【刘秀:秦皇文治,古之无二。】

刘秀心服口服。

这已经不是孰强孰弱的问题。

既然连此前文治最强的赵匡胤都未有秦念那般的“科举制”,其所在一朝的文盲率肯定也不低。

各朝与秦念一朝比什么文治?

完全没法比。

………

各朝儒生皆讷不能言。

再迂腐的儒生,也知道文盲率降到六成以下是什么概念。

那是孔圣尚不能及的“有教无类”!

儒家都认为自己或许武功太差,但文治应是第一。

就算出现宋朝的举国沦丧于异族,但宋之富难道不是他们的功绩吗?

结果秦念这个极厌儒家的君王,却是在富于宋的情况下兼顾武功,还让十人中就有四人认识千字!

【朱元璋:你朝既然富于宋,又为何要考古?】

朱元璋依旧对秦念盗陵之事耿耿于怀。

【秦念:朕说了,那是保护性挖掘。】

【朱元璋:……】

【秦念:国防压力大,朕也是不得已。】

W?a?n?g?址?发?b?u?页?í??????w?€?n????????????????ō??

此时再次见到“国防”一词,诸帝肃然。

秦念此人相当自负,却不修陵寝也要加强国防。

他还自认用兵强于唐太宗,却需以胜宋之富来强国防,且依旧面临外界威胁,甚至不得不盗前朝之陵。

那些异族究竟强盛到什么地步,才能让秦念如此忌惮?

【秦念:赵匡胤时期的治政的利弊,基本上都说完了。时间还早,等赵德昭上报完天灾情况,大家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进行讨论。】

秦念确实没多少可以说的。

其实也可以说说杯酒释兵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