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科举取士时并未想过偏向高门士族,可他的朝堂中担任要职的寒门却越来越少。

【秦念:科举制相关,朕在二凤的话题已经说过,之后你自行观看。】

【秦念:武曌,“拔擢贤才、扶植庶族”就是你在文治上的功绩。除了这四个缔造极盛之世的宰相外,狄仁杰同样是非常杰出的贤相,老赵就曾说过:“则天一女主耳,虽刑罚枉滥,而终不杀狄仁杰,所以能享国者,良由此也。”】

狄仁杰:“陛下,臣……”

狄仁杰现在只求天幕不要再提及他了。

上次提他,是张说谣诼陛下时捎带上他。

这次提他,是后世宋帝借他诽谤陛下!

“你无罪,无需请罪。”

武曌打断贤相的请罪。

此事本就与狄仁杰无关,武曌怎会因赵匡胤的话怪罪于他?

【赵匡胤:朕错了,朕不该说则天皇帝刑罚枉滥!】

【秦念:也就是错在不该说,而不是说错了。】

【赵匡胤:……】

赵匡胤当初说这话的时候,是真没想到武则天本人会知道!

早知如此,他绝对不会擅加评议!

【武曌:朕确实曾经重用酷吏,刑罚枉滥之事,是朕之过。】

武曌清楚,若是没有天幕,再来一次她还是得重用酷吏。

得位不正加女主天下,就只能以酷吏重刑稳定朝政。

【秦念:你发明的武举,在李隆基时期选拔出一个给唐朝续命的武将——郭子仪,时年两岁,华州郑县人,其父郭敬之。】

时间差不多了,秦念开始收尾。

可惜郭子仪是在天宝年间才崭露头角,除了说出他的身世以外,一概不能说。

不然秦念一定要把唐肃宗李亨和唐代宗李豫怎么给郭子仪拖后腿的事情说一遍。

………

李世民一怔。

“续命”一词用得极重。

若无郭子仪此人,大唐或将于李隆基一朝亡国?

十去其七的乱世……

再看武曌之名,李世民心中再无芥蒂。

倘若她没有篡位,大唐交给昏君李显,必危。

若无武曌提拔的文臣武将,大唐也不会有后世的“极盛”。

就连她发明的武举,也挽救大唐于将倾之危。

【武曌:华州刺史,朕命你亲自护送郭家入京。】

郭敬之震惊不已。

他的子嗣郭子仪是为大唐“续命”之将?!

问题是他如今在外就职,家眷也不在华州。

想必华州刺史很快就能找到他就职所在,这不是他应该担心的事情。

【李太平:附议!】

算出此时的郭子仪年仅十二岁,李太平连忙附议。

【李隆基(28):附议!】

十六岁的郭子仪望着天幕,决定加长每日的练武时间。

他不会缺少机遇,甚至不会再遭到朝臣攻讦。

决定他功绩的,就只有自身的能力。

他不希望大唐再面临“极盛转衰”的境遇。

【李隆基(56):郭子仪,朕召你即刻入京!】

李隆基大喜!

之前秦念提及的文臣武将在此时都已去世,但郭子仪不同!

郭子仪现在也才四十四岁,正值壮年。

且“给大唐续命”,也足以说明郭子仪是大唐重臣。

如此忠勇之将,正适合助他解决节度使之患!

【秦念:武曌,其实你在后世也有昵称。】

秦念开始作结语。

【武曌:……】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b?u?y?e?不?是?ì????u?????n?????????5?.???o???则?为????寨?佔?点

始皇帝的“祖龙”当然是最好的昵称。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