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却根本没有学医的机会。

此消彼长之下, 就可以想见明朝的医生水平必然不断下降。

【朱元璋:……】

对于这个问题, 朱元璋无法回答。

他不能说医户之后大多善医术,铁匠之后大多善打铁。

只要择其善者而录之,太医院必然不会录取医术水平低下的太医。

因为秦念现在是在说大明皇帝多早逝。

倘若明帝的早逝真跟太医的医术有关,那就是他的设想又出了问题。

【秦念:考官是太医,考生中多为太医之后。换作你是考官, 你是优先录取自己及同僚的子弟, 还是录取民间医户?你会不会跟同僚抱团排挤走医术高明的太医, 以防自己是庸医的事实被揭露出来?】

明朝的太医当然不是世袭,但胜似世袭。

比如李时珍就是在治好楚王世子后,被楚王举荐给朝廷,被授予太医院判的职务。

结果当了一年太医就告归。

当然,这并不能证明他是被排挤走的。

秦念这段话也不是使用陈述句,而是用疑问句说出明朝太医选拔制度的漏洞。

【朱元璋:他们敢!】

朱元璋大怒。

太医的能力关乎皇帝性命,怎么会有人敢冒着诛九族的风险录用庸医?

【秦念:朱棣之后,寿命最长的明帝就是那个不肖子孙。或许正是因为他自学医术能给自己治病,才得以长寿。而这个不肖子孙之所以自学医术,应该是因为前三任皇帝都死于太医院的庸医。】

关于嘉靖皇帝是否自学医术才得以长寿、以及他为什么要自学医术,都属于秦念的猜测。

所以她谨慎地使用“或许”“应该”等推测词汇。

不过嘉靖懂医术那是肯定的:

《明世宗实录》记载“上亲检方书,制为济疫小饮子方,颁下所司遵用济民,仍用礼部刊行”。

至于嘉靖皇帝为百姓治疗疫病时,为什么不去问太医院要药方,而是自己查阅医书。

秦念只能想到两种解释:一是嘉靖过于自信,觉得自己比太医们都强;二是嘉靖不信任太医的医术。

这两种解释都指向嘉靖觉得太医的医术还不如他自学成才。

【刘彻:三任?】

明朝之事距离大汉甚远,但这不是刘彻不去落井下石的原因。

像朱元璋让三品官员穷到卖女儿,刘彻就想出言讥讽。

今日不曾出言,主要是因为卫青就在身边,已多次婉言劝阻。 w?a?n?g?址?发?b?u?Y?e?????????é?n???????????????o?M

其次是十日前朱棣报完天灾之后,于天幕说出如何建造可以远洋航行的海船。

当时刘彻是问秦念如何造海船。

但秦念说她所在时期的造船工艺,大汉无法实现。

——实为明朝远洋巨舶技术已经失传,秦念在网上能找到的远洋船舶资料,放在汉朝确实没法实现。

如此一来,刘彻也就在大将军的劝阻下,只是私下嘲讽朱祁镇的种种愚蠢行径。

可当看到明朝连续三任皇帝死于庸医,刘彻还是震惊了。

三任!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