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但他没有出言呵斥刘秀。

刘秀必是因为“文臣篡汉”,才会想要设立如“内阁”一般分宰相之权的机构,却没想到这般施为会引发“党争”——

官员结成不同的党派,党派之间的争斗即为党争。

【秦念:把皇权分给不同的人,就会引发春秋战国的乱世,以及汉明分封制下的内战。将相权分散,朝臣就会结党来获取完整的相权——或是为了牟取私利,或是为了国政能够顺利实施。】

【秦念:明君可以同时行使君权相权。可遇到昏君或者庸君、又或是皇帝年幼不能亲政时,争夺相权的党争就开始了。】

【刘秀:……原来如此。】

刘秀立即就明白秦念所指。

分散相权,确实可以形成朝臣之间的制衡。

可当国政的实施需要多个部门进行配合,相权的缺失就会致使朝臣之间形成利益纠葛。

倘若皇帝是明君,可以直接行使相权,使得国政得以正常运转。

可一旦相权彻底缺位,原本互相制衡的相权分散,立即就会变成国政实施时的互相掣肘。

届时无论是忠臣还是奸臣,都必须争夺相权,从而引发党争。

【朱瞻基:又为何会引发皇帝早逝?党争之事也非汉明独有,其余王朝亦有党争!】

【秦念:其他王朝的党争相对于你朝的党争,那只能算政策的反复。你朝的党争,动辄免官、杖杀、凌迟、抄家、灭族——关乎生死存亡,党争也就越发疯狂。】

【秦念:此时皇帝若是明君,就会试图收回相权,成为朝臣公敌;皇帝若是昏君或庸君,就会偏向某一党派,面临生死存亡的党派就会殊死一搏,把皇帝换掉。以上纯属朕的猜测,并无实证。】

【朱瞻基:……】

虽然秦念说并无实证,朱瞻基却已经信了。

因为这段话解释了两个不上朝的皇帝为何得以长寿——

以宦官制衡朝臣,换言之不偏向任何党派,甚至会扶持弱势的党派,形成制衡。

频发的火灾,或许是制衡过程中出现了差错。

不上朝,既是防范意外,也是不与朝臣争夺相权。

大明的党争烈度胜过东汉,是因为大明的相权更为分散。

东汉的党争只是士人、外戚、宦官之争,后果也只是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全部免官禁锢,牵连五族。

大明的党争却是到了抄家灭族的境地。

【刘秀:朱棣当如何平衡朝臣,难道要恢复丞相之职?】

刘秀熟练地避开规则限制。

他实际上是在问看清君权相权之争的秦念,是如何平衡君权与相权。

………

朱棣眉头紧皱。

他不认为应当恢复丞相职权。

分散相权有党争之害,可丞相本身亦会危及皇权。

希望秦念有两全之法。

【秦念:官制改革得和赋税制度一起说,现在还是说回明朝皇帝早逝的猜测。】

【刘秀:……】

刘秀欲言又止。

罢了。

左右不过再等二三十日。

官制改革……

秦念必是有两全之法。

………

君权相权之争,在清朝就彻底落下帷幕。

秦念知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说出清朝的政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