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并不怯战。

今年朱瞻基曾亲率精骑三千于宽河大破兀良哈部,更是亲自射杀敌军前锋三人。

他只是错误地以为以守代攻方能天下久安。

但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放任异族壮大才是大错特错!

【朱棣:国库空虚,亦有开源之道,两个时辰后你会看到此前话题中的富国之道。】

见未来的朱瞻基迅速承认过错,朱棣立即出言为其解围。

二十四岁的朱瞻基已然跪倒在地,连声请罪。

看过六次天幕,皇太孙朱瞻基深知自己是为儒家所误,才会轻视异族的威胁,最终酿成大患。

“起来吧。”

朱棣无意追责此时的朱瞻基。

他曾数次对长子朱高炽说朱瞻基是“此他日太平天子也”,也是他命学士胡广等人到军中为太孙讲经论史。

朱瞻基为儒家所误,亦是他的过错。

【朱瞻基:谨遵皇祖父之旨!】

【朱高炽:……朕亦有过错,罢边主和之事始于朕。】

朱高炽主动出言为朱瞻基分担过错。

他认为秦念略过他,是因为这位后世皇帝看不上他的能力。

【秦念:你倒是有自知之明,不过你死得早,朕就不骂了。】

【朱高炽:……】

怀疑得到证实,朱高炽心知他必须遵从父皇的旨意。

需要少进食、多锻炼。

朱高炽感觉未来无望,可看到太子担忧的神情,他还是下定决心。

但减重未必能功成,自己也未必能长寿。

待瞻基平汉王之乱,他就会禅让太子,并助太子早日稳定朝政。

【朱棣:朕迁都北京,是不是错了?】

朱棣还没从赐死次子的悲痛中走出,但社稷重于私情。

看到朱瞻基罢边主和,朱棣就想到朱祁镇被俘后,瓦剌兵临京师。

倘若京师仍在南京,是否大明就不会逢此亡国之危?

………

朱元璋不知道“北京”是哪里。

但北京显然是相对于南京,朱棣为燕王时就藩于北平,这北京当是北平。

迁都之事,朱元璋也想迁。

但他想迁的地方是西安或洛阳,曾派遣朱标前去视察。

朱标回京后病逝,迁都之事就此而止。

【秦念:天子守国门的想法很好,后世对于你迁都北平以御外敌也称赞有加。】

就是北平。

看到“天子守国门”一词,朱元璋确定自己猜测无误。

以北平为京师,故而朱祁镇战败之后,瓦剌就兵临京师。

“北京保卫战”,实为保卫京师!

………

朱高炽本有迁都回南京的想法,如今他反倒放弃了这个念头。

——历史上明仁宗是因早逝而未能还都南京。

此前他想迁都,是因为每年需要从南方运大量的粮食到北京,漕运成本过高。

另外他为太子时在南京监国多年,熟知南京的情况,也无意再对外兴兵。

如今放弃迁都,则是因为得知罢边主和的后果是放任异族壮大。

【秦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