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秦念:放心,不只你不懂,各朝都不懂。就连朕这个时期,华夏也没多少人能看懂这些理论,能看懂五六成的还多是朕教出来的学生。】

【李世民:……】

李世民早就知道秦念博学,但他没想到秦念能博学至此!

她居然不是复述这些“理论”,而是理解并且教导学生?

………

“你又是从何学得?”

虽然问题被天幕所阻,但刘彻自认已经猜出答案。

这些“理论知识”既然是异族研究的科学,秦念就定是从异族处学得。

【秦念:广开民智,重视科学,才有可能理解这些知识,从而造出火枪,就不必面临那样一场沿海抗登陆战——用人命堆出来的惨胜。】

第141章

按照甲方给的人设, 她是在嘉庆时期造反登基,第一次中英战争必然提前发生。

因为秦念不会允许“烟”进入华夏。

以这时华夏的工业水平,就算她带着所有理论知识穿越过去, 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用燧发枪武装军队。

此时的英国的制式武器是滑膛燧发枪,甚至辅以更先进的线膛击发枪。

如此巨大的武器代差,那必然是一场惨胜。

………

刘彻目光一凛。

“热武器军队对战冷兵器军队,是单方面的屠杀”。

西域之西从海上发动战争,故而有那么一场“沿海抗登陆战”。

被屠杀的……

是华夏的军队。

想到这一点的人不只是刘彻。

——在单方面屠杀中,用人命堆出来的惨胜。

【李世民:朕必会开民智。】

李世民想起秦念曾在详述科举制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数以千万计乃至万万计的专业技术人才,才能将国力推向巅峰。”

越是得知秦念一朝的艰难,李世民就越发能够理解她的“疯狂”。

倘若是大唐的军队遭遇那场惨胜的海战——

只是想想, 李世民都难以抑制愤怒……与恐慌。

更何况是历经这一切的秦念?

【秦念:这种枪短时间内造不出来, 但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 会伴随着大量的科技成果。比如……】

秦念想到各朝的皇帝都难以见到燧发枪,理论上有可能降低发展科技的热情。

于是果断又码了一堆“科技成果”发在群里。

同事们也相当配合,纷纷在遵循所扮演的皇帝的人设下,积极询问各项科技成果的细节。

就连祖龙都难得地开尊口, 询问“水泥”应如何配置。

秦朝最好基建, 这很符合人设。

【秦念:堡垒线将草原切割成无数的格子, 沿堡垒建造村庄分配牧场,再不断推进堡垒线蚕食草原,等到将整片草原纳入掌控,才能永绝后患。】

【李世民:此非一时之功,或需百年乃至数百年。但朕必会施行, 后世唐皇亦会延续此政。】

李世民已然明了。

这堡垒链是不断向前推进的长城。

一旦修成, 纵横交织的堡垒链将彻底截断游牧异族迁徙之路。

由于草原不适宜耕种, 北虏即便一时占据堡垒,也会因饥饿而不能借此据守。

但堡垒属于唐军,则粮草可通过修建的道路从后方运输而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