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然崇儒,但对犯事的官员相当苛刻。

【秦念:刘小猪,你来猜猜?】

【刘彻:难道这也与朕有关?】

一看就知道秦念不怀好意。

刘彻没好气地反问。

如果秦念又说什么是因为他崇儒, 那刘彻也无话可说。

【刘炟:王莽得位不正, 故而欲以周礼证自身正统。】

刘炟虽以仁治政, 但面对谷价昂贵,县官经费不足的问题,就决定施行武帝时期的均输平准法。

继武帝之政,当然不能坐视秦念将王莽之过归咎于武帝,故而代为回答。

………

刘秀欲言又止。

他已经两次提醒阳儿慎言,再提醒刘炟,就显得太过刻意。

可能又会招致秦念的讥讽。

刘庄刘炟都是初入群,故而不知秦念的秉性,不知她让武帝猜缘由,则此事必然与武帝有关——

仅是尊崇儒术,王莽的托古改制就与武帝脱不了干系。

而且——

阳儿也就算了,声誉排名相当高,足见明君之姿。

刘炟的声誉排名却不是特别靠前。

其治政必然存在较大的瑕疵。

秦念若是能因此提点于他,也是好事。

【秦念:刘炟,你对儒家官吏的善待,却会让你治下的百姓受苦受难——所以你比不上你爷爷和你爹。】

就算看不到天幕,秦念也能确定刘炟的声誉排名低于刘庄。

都不用看别的,只要知道刘炟被视为“仁”君,那他的排名就不会太靠前。

不过死得早,在关键时候也拎得清,排名也不会低。

比如商议要恢复均输平准和盐铁官营时,因为朱晖的反对,刘炟就将这件事暂时搁置。

朱晖反对的理由又是儒家最常用的与民争利——“食禄之家不与百姓争利”。

好在刘炟不是完全拎不清,当发现面对国家缺钱这事,这些反对派只会反对却无法解决,他还是下诏施政。

朱晖因此倚老卖老,把自己关在牢中,刘炟下诏释放他,他就声称重病,不再参与议事。

换作刘庄,由于朱晖已经八十岁,刘庄肯定不能拎着棍子抽他,但朱晖至少也得是罢官的下场。

刘炟却派太医去给他看病,还“赐钱十万,布百匹,衣十领”。

【刘炟:……】

刘炟茫然。

他不明白秦念为何突然出此言。

善待官吏是错?会使得百姓受苦受难?

………

刘秀现在知道刘炟的瑕疵在哪——善待儒家官吏。

但他没有出言教导。

善待儒家官吏的后果,待刘炟看到之前七次话题,自然就会明白。

秦念对刘炟所言不算特别难听,既是因为刘炟只是为武帝解释,并无反驳秦念之意。

也应有刘炟的过错不算过于严重的缘故。

………

刘庄皱起眉头。

炟儿善待官吏以至于苦及百姓?

岂不是要步元帝刘奭之后尘!

必须对太子好生教导。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