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因京城的暗探早就说过黄伯恩是被徐广义胁迫才不得不写下那些文章,曲花间并不记恨于他,反是万分惊喜此人的到来。

护送黄伯恩来兖州的人是郡王府的长史,赵无欢死后,他便辞去了长史一职,不知所踪。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ī????ù???é?n?????????⑤?﹒???????则?为?山?寨?站?点

这人是推动齐王针对自己的直接推手,曲花间对他没什么好印象,虽说没有令人将其拿下,但也没给什么好脸色。

直至长史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曲花间的脸瞬间多云转晴,就差把人奉为上宾。

乱世间,各地雄主多有人前去投效。

唯独曲花间,想用点人才都得苦哈哈的自己培养,原因就是他初时声名不显,一朝闻名,便是那篇诋毁他的檄文。

读书人与有奶就是娘的平头百姓不同,他们最是注重名声,一个臭名昭著的反贼,还是个断袖,他们是不屑于投效的。

可有了黄伯恩,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黄伯恩乃是闻名天下的大儒,在文人圈子里颇有影响力,若是能让他写文章替曲花间澄清,那招揽人才的事便有了着落。

长史姓池,字子衿,他端着一贯的笑脸同曲花间解释了赵无欢临终前的嘱咐。

赵无欢为给曲花间赔礼道歉,特地让池子衿在自己去世后亲自跑一趟京城,动用安插在那里的势力将黄伯恩及其被挟制的家小暗地里救出。

黄伯恩虽感念池子衿的相助,却不想做个被人当枪使的糊涂人,并不肯前来投效曲花间。

池子衿也没有学徐广义那套,再以家人威胁,而是劝人来兖州看一眼再做决定。

到底是救他出水火之中的恩人,黄伯恩不好拂了他的意,便同意前来,但前提是要先将家小送去老家,这才耽搁了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的时间,足够原本民不聊生的兖州大变样了。

田间地头的农人顶着烈日劳作,却不见愁苦,脸上洋溢着苦尽甘来的笑容。

各处水源地除了挑水浇地的农人,还有受官府雇佣在此修建水车水渠的工人。

除此之外,每过一座城池便要被盘剥一遍的车队,进入兖州后仅仅只收取了每人一文钱的过税,他们没有携带商品,便也没有其他费用。

收取的税费或许可以做做样子,等他离去再恢复原来的价格,可百姓脸上的笑容却做不得假。

黄伯恩一路上还与许多百姓攀谈过,听到的无不是对这位占领兖州的大人的赞赏。

百姓不知道曲花间的身份,只知道他姓曲,便都尊称一声曲大人。

池子衿在一旁看着黄伯恩面露沉思,笑眯眯的小声开口,“这样的人,可惜没生在皇家,只能无名无分的做个反贼,真是可惜。”

“哼!尔懂什么?”黄伯恩瞥了池子衿一眼,并未继续言语。

皇室身份贵重,受万民供奉,也没见他们有所作为。

便是京城那些贵人将一顿饭的一百零八道珍馐缩减成一百零七道,都能让许多百姓少受些苦了。

可他们从不觉得普通百姓的命是命,这些人在他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